[发明专利]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9128.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37 | 分类号: | H04L12/43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栗若木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包括:预先设置保护通道;在检测到故障时,将业务传输由工作通道倒换到反向的预先设置的保护通道,以利用所述保护通道使业务传输到所述下环节点并下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在上环节点到下环节点的顺时针方向的路径和逆时针方向的路径同时出现故障时环路的产生,并避免了数据传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指环网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隔离故障、减少维护设备的成本,分组传送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设备需要以环网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其中,环网技术中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技术应用较为广泛。MPLS-TP技术实现环网保护的模式包括环回(Wrapping)模式。
在Wrapping模式中,环网保护包括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其中,工作通道包括顺时针工作通道和逆时针工作通道;保护通道包括逆时针保护通道和顺时针保护通道。顺时针工作通道和逆时针保护通道形成一个环网保护组,逆时针工作通道和顺时针保护通道形成一个环网保护组,通过两个环网保护组实现业务传输的负载分担。
以图1所示为例,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组成一个环网。以节点C为下环节点,则顺时针工作通道为:D->E->F->A->B->C,逆时针保护通道为:C->B->A->F->E->D->C;逆时针工作通道为:B->A->F->E->D->C,顺时针保护通道为:C->D->E->F->A->B->C。可见,顺时针保护通道和逆时针保护通道均是一个封闭的环。
正常情况下,上环节点将业务由顺时针工作通道或者逆时针工作通道传输到下环节点。具体来说,业务封装有用于标示下环节点的隧道(Tunnel)标签和用于标示环上传输路径的下一节点的环标签。上环节点基于Tunnel标签和环标签将业务向下环节点传输。以图1为例,若业务由节点F上环,通过逆时针工作通道到达下环节点C,即传输路径为F->E->D->C(参见图1中的粗实线)。
在发生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发生故障的节点将工作通道上的业务倒换到反向的保护通道上,同时,将对应的保护通道倒换到反向的工作通道上来。具体来说,当环上节点顺时针方向的链路发生故障,则将顺时针工作通道倒换到逆时针保护通道,顺时针保护通道倒换到逆时针工作通道;当环上节点逆时针方向的链路发生故障,则将逆时针工作通道倒换到顺时针保护通道,逆时针保护通道倒换到顺时针工作通道。在业务传输到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另一节点处时,再将业务倒换到反向的工作通道上,直到传输到下环节点。可见,Wrapping模式基于故障两侧的相邻节点的协调来实现业务在故障处的流量反向,从而完成保护倒换。
以图2为例,业务由节点F上环,在下环节点C下环,节点E和节点D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发生故障的节点E将逆时针工作通道上的业务倒换到顺时针保护通道上,并一直传输到节点D,D检测到链路故障,将业务倒换到逆时针工作通道上,直到传输到下环节点C,即传输路径为F->E->F->A->B->C->D->C。
然而,当上环节点到下环节点的顺时针方向的路径和逆时针方向的路径均出现故障时,由于工作通道上的业务倒换到反向的保护通道上,同时,在业务传输到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另一节点时,再将业务倒换到反向的工作通道上,于是就出现了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9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