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C18钛合金原材料异常组织的锻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0380.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余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B21J5/00;B21K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c18 钛合金 原材料 异常 组织 锻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原材料异常组织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TC18钛合金锻件作为难变形合金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开发的一种高强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5A1-5Mo-5V-1Cr-1Fe.该合金属过渡型α+β合金,该合金兼有α+β型钛合金和β型钛合金的性能特性,具有变形塑性好、淬透性较高等优点,在退火状态下的强度与TC4、TC6等合金固溶时效状态下的强度相当,是退火状态下强度最高的钛合金。TC18钛合金最突出的优点是最大淬透面厚度可达250mm,而强度水平与其相当的Ti-1023淬透截面仅为100mm,Ti-17为150mm,因此该合金在制造飞机大型承力结构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材质锻造温度区间窄、对锻造工艺要求高、锻造工艺复杂,理化检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组织中存在粗大的α带,同时性能指标(塑性)不稳定等。如果原材料低倍组织中出现分层组织,更加增加了锻造工艺的不确定性,有很大几率出现低倍不合格组织。
以下为原材料具有异常组织的常规锻造举例:
原材料情况:炉号558-10175,规格Φ350棒料,
组织说明:均有清晰晶,低倍晶粒评级为3级,棒料内部有疑似模糊晶粒,该空烧低倍有严重的异常细晶区分层组织,细晶区晶粒细小,属于低倍不合格组织。
经常规锻造工艺后锻件出现细晶体亮带组织,细晶亮带常见于钛合金低倍组织中的一种缺陷,是肉眼可见的一条条具有异常光亮带的区域。由于光照角度的不同,亮条可能比基体金属亮,也可能比基体金属暗。在横断面上,它呈点状或片状,无规则形状;在纵断面上,则为平滑长条。
经过分析,形成这类亮带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亮条处化学成分偏析,使其β转变温度下降,因而当基体处于(α+β)两相区时,该处已进入β区,加工后析出条状α相,形成这类亮带;另一个可能是局部区域变形程度大,在拔长过程中,锻件对角线区域变形量大,再经历多火次累积变形,锻件对角线中间区域会因为大变形导致晶粒更细,从而形成图示所示细晶亮带组织,变形细晶带在低倍片上为一明亮的窄条,属于不合格组织。
对上述细晶区我们做了化学成分分析,这类亮条中,铝、钒含量比基体低,杂质元素碳、氮、氧含量偏高,硅、铁偏低,但均未超过技术标准规定要求,所以不属于成分偏析引起的。再结合原材料的低倍情况及锻造工艺情况,我们得出结论,这类细晶组织的形成是因为原材料空烧低倍上所出现的分层组织,无法通过常规的锻造工艺进行改善,只有通过增加相变点以上变形才能改善,才能彻底释放原材料锻造过程中的积累的相转变能。
为了保证钛合金锻件在室温和高温下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两相钛合金通常都是在低于β转变温度以下30~50℃以中等应变率进行锻造的,这种方法是一种传统的锻造方式。为了获得较高的断裂韧性及抗蠕变性能,在锻造最后1~2火需要执行一火β锻造(即相变点以上10~30℃),锻件显微组织将由等轴组织转变成网篮组织。网篮组织的优点是具有高的断裂韧性及抗蠕变性能,而塑性稍有降低的一种组织形态,能满足型号飞机对高裂纹扩展速率的设计要求。
然而当原材料出现分层组织及细晶组织后,如果继续采用常规锻造工艺方法,即先执行相变点以下锻造,最后1~2火执行一火β锻造,显微组织会从等轴组织转变成网篮组织,组织虽转变了,但同时会在锻件变形量最大的区域形成细晶亮带组织,该组织属于不合格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TC18钛合金异常组织的原材料进行锻造生产,避免锻件因材料问题出现细晶亮带缺陷的的锻造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TC18钛合金原材料异常组织的锻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对坯料先进行1~2火相变点以上的β锻造,锻造温度选用相变点以上15~30℃,变形量控制在20~40%之间;
b、1~2火相变点以上的β锻造后需进行2火以上的相变点以下的两相区锻造,锻造温度选用相变点以下20~40℃,变形量控制在15~30%之间;
c、最后1`2火需对坯料进行1火相变点以上的β锻造,锻造温度选用相变点以上10~20℃,变形量控制在15~25%之间。
优选地,c步骤中,锻造温度选用相变点以上15℃,变形量为20%。
优选地,a步骤中,加热制度采用先在炉内温度为相变点以下30℃进行加热,加热时长为坯料有效厚度乘以系数0.7min/mm,再将炉内温度升至相变点以上15~30℃进行加热,加热时长为坯料有效厚度乘以系数0.5~0.7min/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纱窗
- 下一篇:融合处理SSR航管与IFF多模式协同航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