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0772.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安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志鹏 |
主分类号: | B65D85/808 | 分类号: | B65D85/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郭亚芳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冲泡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
背景技术
目前,饮用茶品的风气盛行,泡茶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碍于传统泡茶时的手续繁杂,因此,上班族便喜欢使用简单、方便的茶包袋作为饮用茶品冲泡方式。
目前市面上的传统茶包都是通过一个绳子下边挂一个无纺纸茶包,无纺纸茶包内密封有碎茶,喝茶时需要把茶包放杯子里边,由于碎茶叶是在茶包里封死的,开水并没有直接冲泡茶叶,需用开水浸泡一段时间才可以饮用。然而,对于铁观音、普洱、金俊眉等茶叶品种,只有在开水冲泡过后马上饮用口感才最佳,无需浸泡,这是由于浸泡时间越长,口感越发苦涩,影响品茶的口感。
此外,由于上述茶包的容量较小,茶叶能够充分伸展的空间有限,因此上述茶包无法置入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水直接冲泡茶叶、保持功夫茶道口感的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所述茶包能够适用于容装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包括茶包本体,所述茶包本体包括一个底面和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从所述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相互衔接,多个所述侧面在所述底面的上方聚集形成一个封口部;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挂耳部;
所述底面和多个所述侧面上均设有滤水孔。
所述底面为多边形。
所述底面为六边形。
所述封口部为线形封口部,所述封口部设有易撕痕。
所述挂耳部包括连接部和挂耳片,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侧面上,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挂耳片连接。
所述侧面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与所述挂耳片外周轮廓适配的卡槽,所述连接部为可折叠刚性结构,所述连接部进行折叠后所述挂耳片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挂耳片上设有把持部。
所述连接部为连接绳,所述挂耳片上开设有挂耳钩。
所述底面和多个侧面均为无纺纸滤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包括茶包本体,所述茶包本体包括一个底面和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在所述底面的上方聚集形成一个封口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挂耳部,所述底面和多个所述侧面上均设有滤水孔,本发明所述茶包的内部容纳空间较大,能够容纳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使用时,将所述封口部打开,形成顶部开口的茶包,内部茶叶显露出来,这时利用两侧设置的挂耳部将所述茶包挂设于茶杯的顶部端缘上,从开口处倒入开水或热水,利用开水或热水对茶叶直接冲泡后,形成茶水从滤孔滤出到茶杯内,同时茶叶都被过滤在茶包内,所述茶包适用于所有茶叶品种,尤其是能够适用于铁观音、普洱、金俊眉等只需开水冲泡后就马上饮用的茶叶品种,保持了功夫茶道的口感。此外,本发明所述茶包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不用购买昂贵的茶具,无需繁杂的操作,只需茶杯和热水,即可轻松喝到媲美功夫茶道的传统口感,特别适合于居家、办公、聚会和旅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茶包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茶包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茶包的侧视图。
图中:1-茶包,2-封口部,3-挂耳部,31-连接部,32-挂耳片,33-把持部,34-挂耳钩,4-固定框,5-茶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冲泡过滤茶包1,包括茶包本体,所述茶包本体包括一个底面和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从所述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相互衔接,多个所述侧面在所述底面的上方聚集形成一个封口部2;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挂耳部3;所述底面和多个所述侧面上均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孔径小于茶包1内容纳茶叶的最小粒径。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底面为多边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为六边形。
所述封口部2为线形封口部,所述封口部2设有易撕痕。使用时,只需将所述封口部2从所述易撕痕处撕开,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如图2所示,所述挂耳部3包括连接部31和挂耳片32,所述连接部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侧面上,所述连接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挂耳片3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志鹏,未经安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防溢流水箱
- 下一篇:一种镜头用泡壳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