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0892.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3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界面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屏互动是指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如常见基于Ios、Android、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不同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PDA,TV等之间,可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展示内容,丰富用户的多媒体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几种设备的屏幕,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就可以互相连接转换。比如手机上的电影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平板上的图片可以在电视上分享,电脑的内容可以投影到电视上,是一种时下正在悄然兴起的技术。
目前,多屏互动技术方案大多是利用DLNA、miracast或airplay协议,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其中,DLNA只能实现单个图片、视频的共享;miracast和airplay既能够实现单个图片、视频的共享,还能够实现同屏投射;但在实现同屏投射时,多媒体资源发送方的屏幕必须一直处于点亮状态,非常耗电;尤其是在电池容量较小的终端上,多屏互动技术应用效果非常不好。
另外,在实现多媒体资源共享时,多媒体资源接收方直接播放多媒体资源发送方的资源,由于双方设备所支持的分辨率不同,有时导致资源播放不顺畅,显示画面不清晰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画面卡顿,导致多媒体资源无法正常播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用以解决多屏互动时,多媒体资源播放画面不清晰、卡顿、甚至无法播放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界面交互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从设备物理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像素信息,在主设备内创建虚拟显示屏;
扫描主设备内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应用列表;
接收用户的触发请求,将用户触发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
将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投射到所述从设备物理显示屏上。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虚拟显示屏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从设备物理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像素信息,在主设备内创建虚拟显示屏;
应用列表显示单元,用于扫描主设备内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应用列表;
应用触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请求,将用户触发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
投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投射到所述从设备物理显示屏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使用主设备实现多屏互动时,首先,主设备根据从设备物理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像素信息,在主设备内创建虚拟显示屏;扫描主设备内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应用列表;这样,主设备为用户建立了一条新的虚拟投射通道。然后,接收用户的触发请求,将用户触发的应用在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最后,将所述虚拟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投射到所述从设备物理显示屏上。在本发明中,虚拟显示屏是以从设备物理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像素信息为基础建立的,该虚拟显示屏与从设备物理显示屏相匹配,能够获得最佳显示效果,从而避免了由于主从设备的分辨率不兼容导致的多媒体资源播放画面不清晰、卡顿、甚至无法播放的问题。
另外,由于虚拟投射通道依赖于虚拟显示屏,而虚拟显示屏的运作是独立于物理显示屏的,因此,在投射过程中,物理显示屏的显示与否都不会影响多媒体资源在虚拟显示屏上的投射。这样,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用户还可以通过关闭物理显示屏的方式,达到节约主设备的耗电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0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封机的放料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拉剪设备的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