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若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面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2129.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远;陈露;卢敏玲;卢晓芳;陆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治疗 预防 高脂血症 药物 方面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杜若的新用途,特别是杜若水提物及杜若醇提物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 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 和全身性的。随着血脂的升高及血脂异常时间的延长,它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脂肪肝等多种疾病。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 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患高 脂血症人群发病的可能性要比同年龄别组的正常人群高,其发病率要高出4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异常还将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高脂血症在中老 年人当中发病率高,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逐渐成为我 国全民保健中一个重要内容。高脂血症人群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的提高, 对降血脂药物的需求不断扩大,令人瞩目的是,降血脂药物保持着每年9%的快速增长态 势。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降血脂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 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抗氧化剂。但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尤其2001年的拜斯亭 于1997年上市后,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导致横纹肌溶解、被破坏的肌肉细胞通过 肾脏排泄引起肾功能的衰竭从而致人死亡的报告,种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人们对西药的不 良反应更加担忧,病人依从性下降,影响了高血脂病人的正常治疗。
然而,中药治疗疾病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比起西药更为国人所接受。中医虽无高 脂血症的病名,但根据高脂血症产生的病因、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可以将其归纳为中医 的痰浊、血瘀,进行辨证施治。
杜若常用于治疗用于腰痛,跌打损伤。全草:理气止痛,疏风消肿。用于气滞作痛, 肌肤肿痛,胃痛,淋证;外用于蛇虫咬伤,痈疔疖,脱肛。《中国民族药志要》指出该全 草亦用于治风眼,头晕晕眩,腰腿痛,目前没有文献资料提到杜若、杜若水提物或杜若醇 提物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杜若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杜若水提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面的新用 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杜若水提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杜若醇提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面的新用 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杜若醇提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原料来源:
杜若:为鸭跖草科植物杜若PolliajaponicaThunb.的干燥全草。辛,微温。根状茎:补肾。 肿。
发明人在研究高脂血症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杜若具有降低TC、TG和LDL并同时升高 HDL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治疗高脂血症。本发明专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在治疗高脂 血症的药物治疗中不失为一种好药,其拓宽了治疗高脂血症的新方法,同时为患者解决了 现有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因此,申请人提供杜若、杜若水提物、杜若醇提物用于治疗/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方 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还公开了杜若水提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的应用,所述杜若水提 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取杜若,加药材重量5-7倍量水,煮沸,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至PH8-9,在PH8-9 的条件下,保持微沸30min,趁热抽滤,残渣再加药材重量3-5倍水煎提1-3次,每次煎煮 1-3小时,趁热抽滤,合并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用36%-38%的盐酸调滤液PH至 5.0-5.5,搅匀后静置24h,抽滤,沉淀物水洗至PH为6.5-7.5,55℃-75℃真空干燥,得杜若 水提物。
本发明公开的杜若水提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高脂血症药物的应用,所述杜若水提物 的制备优选为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