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宽体自卸车的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2244.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陈春根;杨勇;廖凌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4 | 分类号: | B60K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宽体 卸车 传动轴 中间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体自卸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宽体自卸 车的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宽体自卸车设计总质量不断增加,相应货厢方数增大,随 之底盘轴距也需加长,发动机至变速箱采用一节传动轴已无法满足要 求。普通宽体自卸车变速箱与中桥之间采用一根传动轴,对于长轴距 车型需要将传动轴分成两节,后面一节传动轴可伸缩,中间传动轴应 有支撑。目前普通宽体自卸车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多采用槽型结构, 支撑刚度较弱,容易引起传动轴共振的情况,横梁功能作用单一。
具体地,在宽体自卸车长轴距车型中,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存在 以下不足:
(1)在普通宽体自卸车当中,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为槽型结构, 支撑刚度弱;
(2)中间支撑横梁只起到固定传动轴中间支撑的作用,作用单 一,没有起到固定其它部件的功能;
(3)安装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中间支撑横梁的动刚度,并 减轻车架的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宽体自卸车的传动 轴中间支撑结构,包括中间支撑横梁,所述中间支撑横梁采用箱型梁, 所述中间支撑横梁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传动轴中间支撑支架和举升 油泵支架。
其中,所述箱型梁由开口向下设置的槽型梁和水平设于所述槽型 梁开口处的底板构成。
其中,所述底板焊接在所述槽型梁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槽型梁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其中,所述中间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支座,所述中间支 撑横梁与其两端的固定支座通过紧固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连接件为螺栓。
其中,所述中间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车架纵梁,两端的所述 固定支座对应焊接在所述车架纵梁的加强板上。
其中,所述传动轴中间支撑支架和举升油泵支架通过螺接固定于 所述中间支撑横梁的底板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宽体自卸车的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包括 中间支撑横梁,所述中间支撑横梁采用箱型梁,经计算箱型梁的动刚 度最小值对应的频率点明显高于槽型梁,箱型梁对由于传动轴转动引 起的激励载荷的抵抗能力优于槽型梁,大大降低了传动轴发生振动的 可能性,提高了传动轴中间支撑横梁的动刚度;所述中间支撑横梁的 下表面分别安装有传动轴中间支撑支架和举升油泵支架,从而节省了 举升油泵支架安装横梁结构,因此从整体上减轻了车架的质量,节约 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宽体自卸车的传动轴中间支撑结构的示意 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中间支撑横梁;2:传动轴中间支撑支架;3:举升油 泵支架;4:螺栓;5:固定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频注入的高电压互锁
- 下一篇: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