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硫变换反应设备以及耐硫变换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2650.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莉龙;曹彦宁;郭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16 | 分类号: | C0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反应 设备 以及 工艺 方法 | ||
1.一种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级变换 反应器(1)、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和第三级变换反应器(3);其中,
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装填有以MgAl2O4为载体,以CoO和MoO3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装填有以MgAl2O4为载体,以CoO和MoO3为主要活性组分,以稀土氧化物为活性助剂的催化剂;
所述第三级变换反应器(3)装填有以MgAl2O4或Al2O3为载体,以CoO 和MoO3为主要活性组分,以K2O为活性助剂的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的催化剂中CoO的含量为0.5-3.0wt%,MoO3含量为5-8wt%;
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的催化剂中CoO的含量为2-5wt%,MoO3含量为7-15wt%,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0.3-2wt%;
所述第三级变换反应器(3)的催化剂中CoO的含量为1.0-3.0wt%,MoO3含量为7-15wt%,K2O的含量为0.3-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的催化剂中的载体呈条型或多孔柱状;
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的催化剂中的载体呈条型;
所述第三级变换反应器(3)的催化剂中的载体呈条型或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的催化剂中,以二氧化铈或氧化镧为活性 助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耐硫变换反应设备还包括第一换热器(4),所述第一换热器(4) 包括换热器本体,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侧壁上的原料气入口(41)和 原料气出口(42),设置于所述化热器本体的底端的换热气入口(43),以 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端的换热气出口(44);所述原料气出口(42) 与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 的出口与所述换热气入口(43)连通,所述换热气出口(44)与所述第二 级变换反应器(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硫 变换反应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原料气出口(42)和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 器(1)的入口之间的除氧器(5),以及设置于所述换热入出口与所述第二 级变换反应器(2)之间的增湿器(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硫 变换反应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和所述第三级变换 反应器(3)之间的第二换热器(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硫变换反应设备,其特征在, 所述第一级变换反应器(1)、所述第二级变换反应器(2)和所述第三级变 换反应器(3)均为绝热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未经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6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硬炭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食用油的储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