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2747.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刘璞;李春颖;魏东;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esi 技术 压裂返排液 生物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的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压裂返排液经污水进水泵(1)经厌氧反应装置(2)的底部进水口进入厌氧反应装置(2)进行处理,HRT为20~28小时,所述HRT为水利停留时间;
步骤二:步骤一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经厌氧反应装置(2)顶部侧壁出水口流出,通过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的底部进水口进入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HRT为20~28小时;
步骤三:步骤二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经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的顶部侧壁出水口流出,通过好氧反应装置(4)的底部进水口进入好氧反应装置(4),HRT为44~52小时;
步骤四:步骤三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排放管直接流出,另外一部分经回流泵(6)回流到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中,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厌氧反应装置(2)具体为:
厌氧反应装置(2)采用UASB、ABR、IC或SBR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装置(2)中添加的填料为悬浮填料,添加悬浮填料的体积为厌氧反应装置(2)体积的30~50%;所述悬浮填料的驯化条件:接种的污泥为大庆油田东风污水处理厂厌氧生物处理段的污泥,污泥的接种量为厌氧反应装置(2)体积的18~20%,驯化周期为12~18d;
所述悬浮填料为黑色聚氨酯填料,大小为4×4×4cm。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具体为:
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采用UASB、ABR、IC或SBR厌氧反应器,兼性厌氧反应装置(2)中的氧气是通过从好氧反应装置中回流得到的;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中添加的填料为弹性填料,添加弹性填料的体积为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体积的30~40%;所述弹性填料的驯化条件:接种的污泥为大庆油田东风污水处理厂厌氧生物处理段的污泥,污泥的接种量为厌氧反应装置(2)体积的18~20%;驯化周期为12~18d;
所述弹性填料的材质为PVC。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好氧反应装置(4)具体为:
好氧反应装置(4)采用好氧反应器,好氧反应装置(4)中添加的填料为球形填料(5),添加球形填料(5)的体积为好氧反应装置(4)体积的70~80%;球形填料(5)的驯化条件:接种的污泥为大庆油田东风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段的污泥,污泥的接种量为厌氧反应装置(2)体积的8~10%;好氧反应装置(4)的曝气量为16:1;
所述球形填料(5)由球形填料壳和内部填充物两部分组成,其中球形填料壳直径10cm,内部填充物为黑色聚氨酯填料,黑色聚氨酯填料的大小为2×2×2cm,每个球形填料壳内部装27个黑色聚氨酯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的驯化药剂具体为:
溶剂1L;尿素0.5克;白砂糖2克;硫酸亚铁0.2克;磷酸二氢钾0.1克;硝酸钠0.1克;硫酸镁0.1克;乳酸钠2毫升;硫酸钠2克;氯化钙0.01克;
其中所述溶剂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2)为1级或多级,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为1级或多级,好氧反应装置为1级或多级,所述多级为2级或3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ESI技术的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装置包括:
污水进水泵(1)、厌氧反应装置(2)、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好氧反应装置(4)、球形填料(5)、回流泵(6)和曝气装置(7);
污水进水泵(1)与厌氧反应装置(2)的底部进水口相连,厌氧反应装置(2)的顶部侧壁出水口与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的底部进水口相连,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的顶部侧壁出水口与好氧反应装置(4)的底部进水口相连,球形填料(5)设置在好氧反应装置(4)内部,好氧反应装置(4)连接排放管,同时与兼性厌氧反应装置(3)的底部侧壁进水口相连,曝气装置(7)与好氧反应装置(4)的底部进水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7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