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2973.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捷;张国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S30/00 | 分类号: | H02S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太阳能 模组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绿色能源产业,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处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公知的透射式高倍聚光太阳能模组聚光方式有一次聚光和二次聚光两种,一次聚光方式即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聚光后就直接汇聚到接收器芯片上,在太阳能垂直入射时,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进行一次聚光,虽然选择可是的焦距和位置就可以用接收器芯片接收光线汇聚后的光斑,但当光线非垂直入射时,光线通过菲涅尔透镜产生的实际光斑位置会与预期的光斑位置产生一定距离的偏移,汇聚后的光线不仅不能准确的照射到接收器的芯片上使光能转换为电能,而且有可能照射到接收器上的其他元件而致其高温烧坏。
二次聚光方式除了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外,还会利用二次聚光元件,即把经过菲涅尔透镜汇聚的光线通过一个二次聚光元件再次汇聚后照射到接收器芯片上,现有的一次聚光与二次聚光的焦点易偏移,降低了聚光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光伏芯片固定板,并获取定位信息;
安装聚光光伏玻璃板,获取聚光光伏玻璃板位置信息;
比较聚光光伏玻璃板与定位信息的差值,获取移动相位及距离;
根据移动相位及距离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调整;
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固定,完成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芯片固定板设置定位基准点和辅助定位点,所述聚光光伏玻璃板上设置与光伏芯片固定板的定位基准点和辅助定位点相对应的第三定位点和第四定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光伏固定板,并获取定位信息,具体包括:将光伏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对光伏固定板进行拍照获取光伏固定板图像,从图像中获取定位基准点和辅助定位点的二维坐标值,对定位基准点的二维坐标值进行归零,并根据定位基准点的归零坐标重新确定坐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聚光光伏玻璃板,获取聚光光伏玻璃板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将聚光光伏玻璃板安装在支撑架的上方,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拍照获取拍照图像,依据重新确定坐标信息获取第三定位点和第四定位点的坐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聚光光伏玻璃板与定位信息的差值,获取移动相位及距离,具体包括:根据定位基准点的归零坐标、以及归零后的辅助定位点坐标、第三定位点坐标和第四定位点坐标,计算第三定位点坐标与定位基准点的归零坐标的差值,得到光伏玻璃板的移动相位和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移动相位及距离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调整,具体包括:根据得到光伏玻璃板的移动相位和距离,调整第三定位点坐标与定位基准点在平面坐标一致,根据第三定位点坐标和第四定位点坐标以及定位基准点与辅助定位点的坐标信息,得到光伏玻璃板的旋转角度,使第四定位点与辅助定位点的平面坐标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光伏芯片固定板及聚光光伏玻璃板设置定位标记,在安装过程中,光伏芯片固定板固定安装后,通过对光伏芯片固定板的定位标记进行提取,在安装聚光光伏玻璃板后,根据光伏芯片固定板上的定位标记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调整,使聚光光伏玻璃板与光伏芯片固定板上下对准,保证聚光光伏玻璃板的聚光焦点处在光伏芯片上,提高安装精度,保证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聚光太阳能模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安装光伏芯片固定板,并获取定位信息;
步骤102,安装聚光光伏玻璃板,获取聚光光伏玻璃板位置信息;
步骤103,比较聚光光伏玻璃板与定位信息的差值,获取移动相位及距离;
步骤104,根据移动相位及距离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调整;
步骤105,对聚光光伏玻璃板进行固定,完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2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小管径的爬波探头装置
- 下一篇:用于大管径的手动超声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