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及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019.9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敬成;李星辰;范玉军;张弘;李文炜;朱涛;谌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电缆 透水 试验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密闭腔室(501)的压力容器和加热单元,所述密闭腔室(501)用于放置两根平行设置的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试验电缆(1)的导体和模拟电缆(2)的导体,所述压力容器上还设有都与密闭腔室(501)相连通的进水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3),进气管上设有气压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包括设有内腔的容器主体(5)、以及设在容器主体(5)两端的主体盖板(6),所述内腔的两端开口由所述主体盖板(6)封堵后形成所述密闭腔室(501),所述主体盖板(6)上开设有容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穿过的第一通孔(6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板(6)在第一通孔(601)内固设有密封件(7);当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装入压力容器中后,所述密封件(7)位于主体盖板(6)和试验电缆(1)之间、以及主体盖板(6)和模拟电缆(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的外端覆盖有密封件盖板(8),所述密封件盖板(8)与主体盖板(6)相连接、且密封件盖板(8)上开设有容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穿过的第二通孔(8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5)与主体盖板(6)、主体盖板(6)与密封件盖板(8)均通过螺钉(9)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的材料为橡胶,所述密封件盖板(8)的材料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连接电线(10)和穿心变压器(11),所述连接电线(10)用于连接试验电缆(1)的导体和模拟电缆(2)的导体,所述连接电线(10)穿设在穿心变压器(1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器、用于检测密闭腔室(501)内水压的压力表(12)、设在压力容器上且与密闭腔室(501)相连通的气压调节管、以及设在气压调节管上的压力自动增补阀(13),所述压力表(12)和压力自动增补阀(13)都与自动控制器相连接。
9.一种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试验的海底电缆上截取两段相同的海底电缆,分别为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
B、制作试验电缆(1)的进水口(101):去除进水口(101)处、位于试验电缆(1)的半导电屏蔽层外所有的材料;
C、制作模拟电缆(2)的温度测试点(201):在温度测试点(201)处开设延伸至模拟电缆(2)的导体外表面的安装孔,在安装孔中装入与模拟电缆(2)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温度检测元件;
D、将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装入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用试验装置中,且将试验电缆(1)的导体和模拟电缆(2)的导体都与加热电源接通、串联成一个加热回路;当试验电缆(1)和模拟电缆(2)装入压力容器中后,试验电缆(1)与模拟电缆(2)相平行;
E、开启进水阀(3),往密闭腔室(501)中注入水;
F、开启气压阀(4),使密闭腔室(501)中的水压增加到海底电缆透水试验要求的水压值;
G、开启加热单元,进行试验电缆(1)在加热循环试验条件下的阻水能力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温度检测元件装入安装孔中后,在模拟电缆(2)的温度测试点(201)处缠绕位于模拟电缆(2)外周的胶带,所述胶带将温度检测元件固定在安装孔中、且将安装孔与密闭腔室(501)隔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热电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研究所,未经上海电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0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