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资料地区堰塞湖溃决灾害预警体系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208.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8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伟;梁煜峰;周家文;霍苗;何丽君;杨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31/00 | 分类号: | G08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料 地区 堰塞湖 溃决 灾害 预警 体系 建立 方法 | ||
1.无资料地区堰塞湖溃决灾害预警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灾害预警体系包括洪水预报、下泄流量拟定、溃坝洪水演进、灾害预警四大模块,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堰塞湖形成的区域位置,收集相应流域的基础资料,包括水文气象资料、数字高程数据DEM和土地覆盖数据;
运用ArcGIS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水系,其步骤为:首先,依据流域出口所在的位置提取研究流域的DEM;其次,对DEM进行填洼处理;再次,利用无洼地DEM依次进行流向分析及汇流累积量计算;最后,通过详细考察流域的地形地貌,分析已有的测量资料、航测图确定集水面积,提取符合流域地貌发育规律的河网;
步骤二:利用各式水位计传感器对堰塞湖进行实时水位监测,在监测的同时进行实时资料的监测收集,为洪水预报提供数据;把距离坝顶1m时的水位定为警戒水位,根据水位计监测堰塞湖水位;根据之前所监测到的数据预报下一个时段的洪水过程,若此时能将库区蓄满,则之前所测得24h的累积降水量即是临界条件,拟定这个累积雨量的一半为临界雨量;当实时监测流域累积降水达到临界雨量时,即刻发布溃坝预警;
步骤三:发出溃坝预警后,根据堰塞湖的组成成分选择合适的土质系数和流量系数λ,运用谢任之土石坝溃决溃口宽度公式和谢任之土石坝逐渐溃决的峰顶流量公式,计算出堰塞湖漫顶溃决的溃口宽度bm和峰顶流量qm,谢任之土石坝溃决溃口宽度公式和谢任之土石坝逐渐溃决的峰顶流量公式如下:
式中,bm为峰顶流量的溃口宽度(m);W0为堰塞湖库容(m3);K为冲刷系数;H0为堰塞湖洪水深(m);E为坝体横断面面积(m2);为土质系数;qm为溃口峰顶流量(m3/s);λ为谢任之统一流量系数;n1~n6为指数;λe为堰宽比为e时矩形断面自由出流系数;βe为堰宽比为e时溃口至河底的流量系数;βm为非矩形断面形状指数为m的流量系数;σ、m、f分别为沉溺系数、非矩形断面形状指数、堰高比;g为重力加速度;
步骤四:选取将要进行洪水演进分析的河段,将计算得到的堰塞湖溃决峰顶流量运用于溃坝洪水的演进公式,计算出堰塞湖溃坝后洪水演进到所选河段始端的最大流量;运用水动力学软件Surface Water Modeling System的RMA2模块建立洪水演进模型,过程包括河段网格的划分、地形资料的输入、边界条件的确定、参数的调试;其中糙率、涡粘系数是该模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参数,根据实际资料的情况以及该模型运行的相关经验,直接设置这两个参数,将所选河段始端的最大流量代入到洪水演进模型中,即可计算出所选河段各个位置的洪水水位高程;
溃坝洪水的演进公式如下:
式中QLM为溃坝洪峰流量演进至坝址下游L公里时,在该处可能的最大流量;W为水库溃坝时的库容;qm为坝址位置的溃坝峰顶流量;L为距坝址的距离;υ为河道洪水期断面的最大平均流速,山区3~5m/s;K为经验系数,山区1.1~1.5;
步骤五:将洪水演进过程中淹没的最高高程称之为警戒高程,结合河道的实际地形资料及居民点的分布,预估下泄洪水的淹没范围以及淹没损失的严重程度,实时拟定发出撤离、转移的范围与线路,发出预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2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