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升降加载机构及应用其的剪切-渗流耦合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362.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伟;董茜茜;李芳;刘潇;夏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立方通达实业(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加载 机构 应用 剪切 渗流 耦合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10),其上方具有测试区域;
纵向加载机构(40),固定于所述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其整体为可升降结构;
侧向加载机构(50),固定于所述底架(10)的测试区域的上方,其整体为可升降结构,并 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错开;
其中,在运送二维岩石试样时,所述纵向加载机构和侧向加载机构升起;在二维岩石试 样被运送至测试区域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和侧向加载机构落下,分别对运送至测试区域 的二维岩石试样施加纵向和侧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40)包括:
固定于底架测试区域上方的四根立柱(41);
固定于所述四根立柱顶部的电机安装板(42);
固定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方,并向下伸出输出螺纹杆的至少一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 (43);以及
包括相对位置固定的上加载板(44a)和下加载板(44b)的双层加载框架(44),所述下加 载板(44b)的下表面固定有钢化玻璃板(45);
其中,上加载板(44a)的四个边角位置开设有滑动孔,四根立柱穿过四个滑动孔,对该 上加载板(44a)的上下滑动提供限位,上加载板(44a)在所述至少一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 输出螺纹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至少一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螺入 对应的螺纹孔内,在所述至少一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四根输出螺纹杆推 动双层加载框架向下滑动,由所述钢化玻璃板(45)压住下方的二维岩石试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载机构(40)包括: 四台所述的第一纵向升降电机(43);
所述上加载板(44a)在所述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 纹孔,所述四台第一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螺入对应的螺纹孔内,在所述四台第一纵 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四根输出螺纹杆推动双层加载框架向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加载机构(50)包括:
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51),其底部固定于底架(10)上;
反力框架(13),固定于所述至少两台第二升降电机(51)输出轴的上部;
其中,反力框架(52)在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输出螺纹杆的位置具有螺纹孔, 该至少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的输出螺纹杆穿过反力框架(52)上相应的螺纹孔,在该至少 两台第二纵向升降电机被驱动的情况下,其输出螺纹杆推动所述反力框架(13)上升或者下 降,在下降状态下,该反力框架(13)将位于测试区域的二维岩石试样嵌合于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加载机构(二50)还包 括:
挤压力施力机构(53),安装于所述反力框架(52)上垂直于贯穿裂隙的侧面,其向二维 岩石试样施加水平方向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反力由反力框架相对的另一侧提供,从而对 二维岩石试样进行挤压;以及
剪切力施力机构(54),安装于反力框架上平行于贯穿裂隙的侧面,其通过头部的第一 压板(54a)向二维岩石试样位于贯穿裂隙一侧部分的施加推力,对二维岩石试样贯穿裂隙 另一侧部分由固定于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的第二压板(54b)提供,从而对二维岩石试样进 行剪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剪切力施力机构头部的第一压板(54a)中,具有“Z”字形状的进水通道(54c),在该第 一压板(54a)的外侧,进水通道(54c)的进口错开了剪切力施力机构,而在该第一压板(54a) 的内侧,进水通道(54c)的出口朝向内侧;
在固定于反力框架相对另一面的第二压板(54b)内开设有“Z”字形状的出水通道 (54d),在该第二压板(54b)的内侧,出水通道(54d)的进口朝向内侧,而在该第二压板(54b) 的外侧,出水通道(54d)的出口错开了反力框架与二维岩石试样之间具有剪切作用力的部 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立方通达实业(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业大学;立方通达实业(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3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