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389.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乐;段祖勤;郝芳;熊绍锋;罗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06;C09B67/20;C09B6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11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荧光颜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复合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将有机荧光染料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加入改性处理过的海泡石吸附,研磨、焙烧处理后,再将所得材料分散于水溶液或有机溶剂中,加入硅类化合物和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不高于100℃,反应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海泡石基复合荧光颜料;其中海泡石的改性处理包括盐酸活化改性处理,或先盐酸活化后再经350℃~450℃高温改性处理,或先盐酸活化后再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处理。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荧光颜料除具有其应有的荧光性能外,还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和抗紫外老化性等性能。本发明方法具有合成设备简单,无污染,成本投入少。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广告牌、各种安全标记、服装、印刷油墨、油漆、涂料、塑料等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荧光颜料亦称日光荧光颜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即在日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不以热量的形式散发,而以低频可见荧光将所吸收的能量发射出去。这种发射光与正常的反射光色彩相结合,形成异常鲜艳的色彩,十分引人注目。有机荧光颜料广泛用于广告牌,路标及各种安全标记、纤维制品的印花、印刷、油墨、涂料、塑料等方面。
近年来,常见荧光颜料部分是采用有机荧光染料为着色剂,并以高分子树脂为载体合成的,部分是通过在不同体系下硅溶胶凝胶法制备合成的纳米级有机/无机复合荧光染料。涂料工业PAINT&COATINGS INDUSTRY,第33卷第7期,综述了荧光颜料的研究进展。Dyes and Pigments 80(2009)212–218,介绍了在THF/H2O体系下,通过硅溶胶凝胶法制备稳定有机/无机复合荧光染料。但这些过程存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能耗大、耐溶剂性差、过程不易控制、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荧光颜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有机溶剂性,热稳定性,耐紫外老化性,色泽均匀,荧光强度高,拓展了该类复合颜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将有机荧光染料分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改性处理过的海泡石吸附,研磨、焙烧处理后,再将所得材料分散于水溶液或有机溶剂中,并加入硅类化合物和催化剂在低于100℃的温度下包覆反应;反应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海泡石基复合荧光颜料。其中海泡石的改性处理包括盐酸活化改性处理,或先盐酸活化后再经350℃~450℃高温改性处理,或先盐酸活化后再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处理。
本发明所用的海泡石改性处理过程中盐酸的摩尔浓度为0.5-1.5mol/l。
本发明所用的有机荧光染料分子为罗丹明B、罗丹明6G、酸性曙红、荧光黄、碱性黄HG、硫代黄素、艳绿光黄色中的一种。有机荧光染料用量为海泡石质量的0.1-10%。
本发明所用的溶剂是水、甲醇、乙醇、丙酮、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用的硅类化合物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酯等硅酸酯,硅酸钠、硅酸钾等硅酸盐,水玻璃、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它们的甲氧基和氯代硅烷中的一种。硅类化合物用量为海泡石质量的0.1%-10%。
本发明所用的催化剂是氨水、乙二胺、三乙胺、硫酸、硝酸、盐酸、醋酸、草酸、甲酸、苯磺酸、胺、亚硫酸氢钠、硼氢化钠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为海泡石质量的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