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与溶解态有机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3430.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松;席北斗;虞敏达;高如泰;李丹;檀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检测 水体 颗粒 有机物 溶解 方法 | ||
1.一种同时检测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与溶解态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多份水体样品,设定荧光光度仪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扫描速度;
(2)测定所有样品和超纯水的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以获得样品三维荧光光谱和超纯水三维荧光光谱;
(3)利用所述超纯水三维荧光光谱,对所述样品三维荧光光谱进行拉曼散射校正;
(4)将进行拉曼散射校正后所得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矩阵导出后进行数据转换;
(5)对所有样品进行所述数据转换后所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6)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经转化后绘制因子得分矩阵图谱,利用因子得分矩阵图谱中瑞利散射峰鉴定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将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物区分;
(7)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及溶解态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样品的采集份数为不少于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样品三维荧光光谱和所述超纯水三维荧光光谱为分别利用具有激发发射同步的三维扫描功能的荧光仪在下列三维荧光测定条件下测定:
激发波长为200-450nm,扫描间距5nm,狭缝宽度5nm,
发射波长为280-550nm,扫描间距5nm,狭缝宽度5nm,
扫描速度设定在500-2400nm·min-1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拉曼散射校正为通过将所述各样品三维荧光光谱分别减去所述超纯水三维荧光光谱而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为在所述进行拉曼散射校正后,所得荧光矩阵数据导出并处理,获得一个55×51的三维荧光光谱矩阵数据,将矩阵数据转化为一列,每个样品均获得由2805个荧光强度值构成的一列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主成分分析为将各样品转换后所得数据作为变量,对其进行数据降维、因子分析,基于特征值大小筛选出能解释原数据80%以上的主要因子,并提取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因子得分矩阵图谱为主成分分析所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转换成55×51矩阵数据,并用此矩阵以荧光检测时对应激发、发射波长为轴绘制因子得分图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鉴定水中有机物采用所述因子得分图谱,在不同激发-发射区呈现的峰值鉴别水中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物的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及溶解态有机物的相对含量是通过不同样品各组分因子得分值计算其相对浓度。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3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