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海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的自适应采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4353.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7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振东;桂福坤;杨锐荣;李晨;郑亮;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海 海洋环境 数据 监测 自适应 采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近海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的自适应采样方法,通过获取本次采样前若干周期的海洋环境数据实测样本,利用指数平滑法得到下一次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计算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与实际样本间的样本距离,调整下次采样时间间隔,建立下次采样时间间隔的修正函数,以修正下一周期的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的采样时间间隔;利用修正后的采样时间间隔,对当前海洋环境数据实际采集,存储本次实际采集的海洋环境数据样本;将该样本距离与预设样本距离阈值判断比较,根据判断结果分别存储对应的数据至海洋环境数据的检测样本数据库和奇异样本数据库,以供分析海洋环境出现的异常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海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渔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海洋渔业的核心区域,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导致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渔民的生产模式也从传统的出海捕鱼逐渐转变为近海养殖为主。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提高,对海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健康、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近海养殖业对近海海洋环境的依赖性程度不断加深,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的海洋渔业养殖及其环境监测技术,以提升海产科学养殖和环境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推广前景。
然而,在当前高端海产养殖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近海养殖逐渐向精细养殖过渡,精细养殖需要以长期、可靠的海洋环境数据作为养殖参考,但当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其次,近岸水域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容易受到陆地水源、近岸不规则水流、风浪等的影响,导致离散监测数据中可能会出现奇异数据,而这些奇异数据不能够反应养殖所处近海海洋环境的总体特征,需要将这些奇异数据甄别去除。因此,对近海海洋环境数据进行有效监测,并去除监测数据中的奇异数据,从而准确捕捉重要环境指标的详细变化对近海养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近海海洋环境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又可以甄别所采集数据中的奇异数据的近海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的自适应采样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近海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的自适应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本次采样前的若干周期内的海洋环境数据实测样本;其中,所述海洋环境数据实测样本标记为St;
(2)根据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实测样本St,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得到下一次采样的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并获取下一次采样的海洋环境数据实际样本;其中,所述得到的下一次采样的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标记为A't+1,所述获取的下一次采样的海洋环境数据实际样本为At+1;
(3)根据所得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A't+1以及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实际样本At+1,得到所述两个海洋环境数据样本之间的样本距离,并建立下一次采样时间间隔的修正函数;其中,所得到的样本距离标记为δ,δ=|A't+1-At+1|,所述采样时间间隔的修正函数标记为φ(A't+1,At+1);
(4)根据已经得到的采样时间间隔的修正函数φ(A't+1,At+1),修正下一次的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的采样时间间隔;其中,所述下一次的海洋环境数据预测样本的采样时间间隔标记为t,t=φ(A't+1,At+1)·tp;
(5)根据修正后的采样时间间隔,对当前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实际采集,并将本次实际采集的海洋环境数据样本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4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