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级控制的独立微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5886.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桂秀;舒杰;崔琼;张继元;黄磊;吴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1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网 分级控制 可再生能源发电 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发电 环境污染物 长期稳定 化石资源 基础建立 清洁能源 停电事故 蓄能发电 用电需求 消耗量 供能 应用 燃气 接纳 发电 供电 排放 | ||
1.一种分级控制的独立微网,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级微网和若干子微网;
每个子微网均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储能装置和负荷;
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和负荷均连接到交流母线,储能装置连接到直流母线,每个子微网将双向变流器作为与上级微网的接口设备,双向变流器的三组接线端分别连接子微网的交流母线、上级微网的交流母线、子微网的储能装置的直流母线;
子微网在向上级微网送电模式下,子微网按照上级微网的指令向上级微网按照指定功率输送电能,同时子微网内部的用电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供电,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大于负荷所需时,多余的电能将为储能装置充电,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小于负荷所需时,不足的电能由储能装置补充;
子微网在从上级微网获取电能模式下,子微网按照上级微网的指令从上级微网按照指定功率获取电能,当子微网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大于负荷所需时,多余的电能将为子微网的储能装置充电,从上级微网获取的电能也将为储能装置充电,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小于负荷所需时,不足的电能缺口依靠从上级微网获得的电能补充,同时还要根据供电和用电情况确定为储能装置充电或放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以光伏发电单元、风力发电单元和备用柴油机发电单元为主,生物质发电单元和海洋能发电单元为辅;
储能装置以蓄电池为主,超级电容和飞轮为辅;
负荷包括用电负荷、调峰负荷、及作为上级微网的稳定负荷的子微网;
独立微网的能量管理采用两级控制结构:上层控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参考分布式发电单元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结果,考虑当前微网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优化计算形成控制指令;底层控制主要包含了发电单元的控制、储能装置管理和负荷管理:
并网模式下,当负荷小于微网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功率总和时,通过控制储能变流器向蓄电池充电,直到蓄电池充满,微网才向大电网输送多余的电能;反之,当负荷大于微网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功率总和时,通过控制储能变流器使蓄电池放电,直到蓄电池不能继续放电,微网才从大电网吸收部分电能;
孤岛模式下,首先将双向变流器设定为V/f模式,建立微网参考电压和频率,这时能量主要由储能系统提供;然后将风力和光伏系统并网,微网调度控制系统进入后台循环调度工作模式,不断监测发电单元输出功率、负载功率;
如果发电单元输出功率大于负载功率,则首先看燃油发电机是否已启动,如启动则停止其工作;继续监视,如果发电单元输出功率仍然大于负载功率,则给储能系统充电直至达到充电上限,之后则启动可调负载;
如果监测到发电单元输出功率小于负载功率,则首先看是否有可调负载可切除,若有则切除之,若没有则启动储能系统放电,直至达到放电下限,之后启动备用电源燃油发电机,以保障微网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的独立微网,其特征在于,
双向变流器为三端口双向变流器或储能型自同步双向变流器;
双向变流器相对于子微网内部作为一个电压源运行,决定子微电网母线的电压;相对于上级微网在送电情况下作为一个并网逆变器运行,在从上级微网获取电能时作为一个同步整流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8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