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亚铜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5986.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李丽娟;霍自强;王军喜;李晋闽;曾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2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亚铜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铜源放入反应舟内,反应舟放入石英反应管内;步骤2,将清洗、吹干后的衬底放在衬底托上,放入石英反应管内;步骤3,打开铜源气路,让惰性气体通过反应舟进入石英反应管,反应舟的出口正对衬底表面;步骤4,打开氧源气路,让惰性气体携带氧源进入石英反应管;步骤5,加热石英反应管,加热石英反应管内的反应舟和衬底;步骤6,调节反应舟和衬底的工作温度,设定生长时间,在衬底上沉积氧化亚铜薄膜,完成制备。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亚铜的禁带宽度为2.2eV,处于光伏发电的最佳能隙范围内,与太阳光谱的极大值相匹配。理论上,氧化亚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20%以上。据估计,只要能达到5%的光电转换效率,氧化亚铜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就会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铜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这些都表明氧化亚铜薄膜在太阳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制备氧化亚铜膜的技术很多,几乎囊含了所有常用的薄膜生长技术,如:电化学法,磁控溅射法,热氧化法,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等。
但目前得到的氧化亚铜薄膜大都是多晶或非晶,而且其中容易混入氧化铜相。其中结晶质量好的氧化亚铜薄膜都是采用MOCVD方法或者MBE方法制备的,不仅有设备和有机金属源原料昂贵的问题,还需要用到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稀有氧化镁衬底,或者用氧化镁作为衬底(参见Fu Yajun,Lei Hongwei,Wang Xuemin,Yan Dawei,Cao Linhong,Yao Gang,Shen Changle,Peng Liping,Zhao Yan,Wang Yuying,Wu Weidong,Appl.Surf.S.273(2013)19.)和氧化亚铜薄膜之间的插入层(参见Li Junqiang,Mei Zengxia,Ye Daqian,Liang Huili,Liu Yaoping,Du Xiaolong.J.Cryst.Cr.351(2012)63.)。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亚铜的薄膜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廉价易得的工业原料碘化亚铜作为原料,选用商品化的蓝宝石衬底或硅衬底,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气相沉积反应制备出氧化亚铜薄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铜源放入反应舟内,反应舟放入石英反应管内;步骤2,将清洗、吹干后的衬底放在衬底托上,放入石英反应管内;步骤3,打开铜源气路,让惰性气体通过反应舟进入石英反应管,反应舟的出口正对衬底表面;步骤4,打开氧源气路,让惰性气体携带氧源进入石英反应管;步骤5,加热石英反应管,加热石英反应管内的反应舟和衬底;步骤6,调节反应舟和衬底的工作温度,设定生长时间,在衬底上沉积氧化亚铜薄膜,完成制备。
优选地,所述的铜源为碘化亚铜。
优选地,所述的衬底为蓝宝石或硅衬底。
优选地,所述的氧源为一种含氧气体或者多种含氧气体的混合气体。
优选地,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或氖气,或其混合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的铜源气路和氧源气路各自独立,在反应舟的出口氧源气路和铜源气路开始相遇混合。
优选地,反应舟的出口距离衬底表面0.5cm-5cm。
优选地,衬底的工作温度在700℃~1100℃。
优选地,衬底的工作温度在750℃~950℃。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5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