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AGM隔板性能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6060.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班涛伟;张峰博;陈飞;毛书彦;何英;陈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agm 隔板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AGM隔板性能的测试方法,利用拉伸机作为测试仪器,并按照以下步骤:a.称量隔板样品重量W1;b.压缩隔板样品至设定压力后,记录峰值压力N2,稳定后记录稳定压力N3;c.隔板吸液后记录饱和吸液压力N4和吸液过程中的最低吸液压力N5;d.排酸后称量隔板样品重量W2;e.计算测试数据。本发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检测AGM隔板不同状态下压力变化以及相应装配压力下吸酸量的测试方法,利用拉伸机一次测试即可提供隔板在设定压力下的峰值压强、稳定压强、饱和吸液压强、最低吸液压强和吸酸量等技术参数,为实施生产中对于隔板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提高蓄电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GM隔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AGM隔板性能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对电池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功率、长寿命的性能要求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电池装配压力是确保长寿命的关键因素,而用于包覆极板的隔板的性能是控制电池装配压力的决定因素。
玻璃纤维(AGM)隔板是国内铅酸蓄电池应用最广的一种隔板。AGM隔板主要材料是玻璃纤维,由中碱性或高碱玻璃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约占总成分的65-73%,余量为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通过选择不同粗细度、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材料的混合比例制造出不同性能的隔板。
AGM隔板在密封铅酸蓄电池中常常被称为“第三极”,顾名思义除去正负极板外最重要的部件就是AGM隔板了,它在密封铅酸蓄电池中主要作用为:1、防止正负极短路;2、吸附有效的酸量;3、保持一定的弹性(装配压力);4、提供氧气通道。
在铅酸蓄电池的设计中,合适的装配压力和隔板吸酸量是影响电池容量、起动、过充电寿命、循环寿命等主要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各蓄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对于隔板吸液量的检测是依据国标GB/T28535-2012铅酸蓄电池隔板中测试方法进行隔板性能测试,但是该方法存在弊端:1、小片厚度人工单片测量后再求和作为样品总厚度,这样的误差较大;2、将隔板样品置于夹具工装中,人为调至相应厚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定位,而且由于设备依靠四角支柱进行挤压,塑料件四面压缩厚度偏差较大;3、由于靠位移推算压力,与实际测试值存在偏差。
公告号为CN 102359911 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AGM铅酸蓄电池极群压力及吸酸量的测量方法,它使用拉伸试验机作测试仪器,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被测极群称重;b.测试准备;c.进行测试;d.测试数据整理。该发明利用拉伸试验机,配合试验装置准确模拟极群入槽时、入槽后、过饱和状态、饱和状态的受力,并由此计算出压力值,同时还可以测试出整个极群在一定厚度、一定压力下的吸酸量、及此极群内部一定厚度的隔板在一定压力下的吸酸量;上述数据对于区分、选用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隔板有决定性的意义,避免由于外在因素变化导致蓄电池质量波动的弊端,对量化检测生产过程,提高蓄电池生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该发明仅检测到压缩至电池槽尺寸极群受到的压力,而且加酸方式是隔板瞬间达到饱和,饱和后压力不变,硫酸不会析出,测试不到加液过程中压强的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出隔板真实的状况。
由于缺乏一套系统的检测AGM隔板在不同状态下压力变化的标准方法,因此各蓄电池生产企业在隔板选择生产中存在盲目性,影响了蓄电池的生产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AGM隔板性能的测试方法,分别检测到AGM隔板在设定压力下实际的峰值压强、稳定压强和吸液后压强,同时对吸液量进行测试。为选择隔板提供技术参考。
一种检测AGM隔板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数片待测的隔板样品,前处理后叠放整齐;
(2)称量隔板样品的重量,记为W1;
(3)将隔板样品放入测试容器中,再将测试容器置放在拉伸机的底座上,调节拉伸机上圆盘刚好接触到隔板样品,对此时压力清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