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试样及试样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6329.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陈鑫;周德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刘国伟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复合材料 结合 强度 测量方法 试样 制作方法 | ||
1.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测量用试样:
A、在含有基层和包覆层的复合材料上切割出一定形状的待加工试样,制作与待加工试样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包覆层合金材料;
C、将待加工试样的包覆层侧与包覆层合金待粘贴表面相粘贴;
D、在待加工试样的基层侧加工一定形状的孔直到基层与包覆层的结合面,并在包覆层合金侧加工出一定形状的台阶,其深度超过基层与包覆层结合面;
S2:进行静压力试验:
E、将试样放至试验装置中进行静压力试验;
S3:计算结合强度:
F、获取试样界面断裂时的最大拉应力F,根据强度计算公式σ(b)=F/S,得到试样的结合强度,
其中,F代表最大拉应力,S表示承受拉应力的结合面面积,σ(b)表示金属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复合材料为铝钢复合材料,其中钢为基层,铝为包覆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步骤:
B、对待加工试样的包覆层侧及包覆层合金的待粘贴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形状的孔和/或台阶包括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孔和/或台阶。
5.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包括含有基层和包覆层的待加工试样和包覆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试样的包覆层侧与包覆层合金待粘贴表面相粘贴,在待加工试样的基层侧加工一定形状的孔直到基层与包覆层的结合面,并在包覆层合金侧加工出一定形状的台阶,其深度超过基层与包覆层结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铝钢复合材料,其中钢为基层,铝为包覆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形状的孔和/或台阶包括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孔和/或台阶。
8.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含有基层和包覆层的复合材料上切割出一定形状的待加工试样,制作与待加工试样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包覆层合金材料;
C、将待加工试样的包覆层侧与包覆层合金待粘贴表面相粘贴;
D、在待加工试样的基层侧加工一定形状的孔直到基层与包覆层的结合面,并在包覆层合金侧加工出一定形状的台阶,其深度超过基层与包覆层结合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步骤:
B、对待加工试样的包覆层侧及包覆层合金的待粘贴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复合材料为铝钢复合材料,其中钢为基层,铝为包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量试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形状的孔和/或台阶包括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孔和/或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3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