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磁钢、电机和节气门体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6364.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涛;蒋晔;海思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F02D9/10;F02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磁钢 节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磁钢、电机和节气门体。
背景技术
节气门体是发动机的核心执行部件,用来控制发动机进气量。节气门体包括电机,并由控制进气的阀板、阀轴、装配电机的壳体和密封齿轮腔的盖板等组成。
在节气门体的使用过程中,电机内部磁钢用于提供永磁力,使得通有电流的线圈转动。但有可能因为暗藏的裂纹或其他冲击发生碎裂,磁钢碎片将卡在电机壳体和电枢之间,造成电机卡滞。而此类暗藏裂纹在产品下线检测时有可能无法检测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或者振动量级的触发才会表现出来。电机卡滞后,将使电子节气门体的阀板无法正常开合,影响汽车正常行驶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磁钢,包括磁钢本体和环绕所述磁钢本体的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为弹性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磁钢本体的厚度为2mm-5m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1mm-0.5mm。
可选的,通过在所述磁钢本体的表面进行喷涂形成所述保护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的电机磁钢。
可选的,所述的电机还包括转子,所述电机磁钢包围所述转子,所述转子通过其内部电流和所述电机磁钢的作用而转动。
可选的,所述转子为线圈组件。
可选的,所述的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转子的换向器以及连接所述换向器的 电刷,所述电刷用于将电流通过所述换相器输送给所述转子,所述换向器用于维持所述转子持续转动。
可选的,所述的电机还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包围所述电机磁钢,所述端盖盖住所述壳体的两端并密封所述转子、换向器和电刷。
可选的,所述的电机还包括转轴,连接所述转子并输出所述转子的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气门体,包括上述的电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磁钢,包括磁钢本体和环绕所述磁钢本体的保护层,增加的保护层可防止电机磁钢在运行过程中因为部分碎裂而产生碎屑,并卡滞在磁体与动子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电机磁钢的电机和节气门体,在使用时由于上述电机磁钢的存在,避免因为磁钢碎裂造成的电子节气门阀板卡滞,减小了不良成品率、PPM值,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安全系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机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机的左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机的右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机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节气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磁钢15和转子18,转子18被所述电机磁钢15的包围,所述转子18通过其内部电流和所述电机磁钢15的作用而在电机内转动。优选方案中,所述转子18为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即由多组线圈构成,通电时线圈在电机磁钢15的作用下即可转动。
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所述的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转子18的换向器17, 以及连接所述换向器17的电刷16,所述电刷16用于将电流通过所述换相器17输送给所述转子18,所述换向器17用于维持所述转子18持续转动。具体而言,电刷16为一种滑动接触件,是所述电机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电刷16的材质为石墨、浸脂石墨或金属石墨。所述电刷16由纯碳加凝固剂制成,外型是方块。电机在运行的时候,电刷16将电能通过换相器17输送给转子18。
本实施所述的电机还包括壳体13和端盖12,请参考图2,所述壳体13包围所述电机磁钢15,所述端盖12盖住所述壳体13的两端并密封所述转子18、换向器17和电刷16。由图2可见,所述壳体13为电机的圆柱形外罩,圆柱形外罩的两端均由端盖12进行密封,使得电机的内部部件得以在该密封空间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值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封检测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