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6485.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尹以安;郭德霄;范广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王建良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调制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芯 片,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衬底、发光外延结构、集电极、基极 及发射极,所述发光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缓冲层、第一N型氮 化镓接触层、氮化镓耗尽层、P型铝镓氮电子阻挡层、第一P型铟 镓氮层、量子阱层、第二P型铟镓氮层、N型氮化镓层、第二N型 氮化镓接触层和导电层,所述缓冲层叠设于所述衬底的外延生长面 上,所述量子阱层为未掺杂的In0.2Ga0.8N/In0.05Ga0.95N量子阱层和 沉积四周期浓度为5×1017cm-3的硅掺杂势垒的铟镓氮/氮化镓量子阱 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集电极设于所述第一N型氮化镓接触层,所 述基极设于所述第二P型铟镓氮层,所述发射极设于所述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型铟镓氮层和所述第二P型铟镓氮层均为重掺的P型 In0.05Ga0.95N基极,材料为重掺杂镁杂质的铟镓氮,掺杂浓度为 3×1019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底的材质为蓝宝石,所述缓冲层、所述氮化镓耗尽层和所述 N型氮化镓层的材料均为非故意掺杂氮化镓,所述第一N型氮化镓 接触层和所述第二N型氮化镓接触层的材料均为重掺杂硅杂质的氮 化镓,掺杂浓度为3×1017cm-3,所述P型铝镓氮电子阻挡层的材料 为Al0.15Ga0.85N,所述导电层为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型氮化镓接触层包括设于其表面的集电极接触台面,所 述第二P型铟镓氮层包括设于其表面的基极接触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极设于所述集电极接触台面,所述基极设于所述基极接触 台面。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外延生长面生长发光外延结 构形成基片,其中所述发光外延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缓冲层、第一 N型氮化镓接触层、氮化镓耗尽层、P型铝镓氮电子阻挡层、第一 P型铟镓氮层、量子阱层、第二P型铟镓氮层、N型氮化镓层、第 二N型氮化镓接触层和导电层,所述缓冲层叠设于所述衬底的外延 生长面上,所述量子阱层为未掺杂的In0.2Ga0.8N/In0.05Ga0.95N量子 阱层和沉积四周期浓度为5×1017cm-3的硅掺杂势垒的铟镓氮/氮化镓 量子阱层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二、通过蚀刻工艺处理步骤一中制备的带发光外延结构的 基片,通过刻蚀技术形成基极接触台面、集电极接触台面,再通过 蒸镀欧姆接触电极设置基极、集电极及发射极,制成高速调制发光 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调制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第一N型氮化镓接触层、氮化镓耗 尽层、P型铝镓氮电子阻挡层、第一P型铟镓氮层、未掺杂的 In0.2Ga0.8N/In0.05Ga0.95N量子阱层、第二P型铟镓氮层、N型氮化 镓层、第二N型氮化镓接触层和导电层,外延生长过程结束后,对 外延结构进行7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退火激活P型铝镓氮电子阻挡 层、第一P型铟镓氮层和第二P型铟镓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4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级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