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6936.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英柱;孙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乐乐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积分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行业分析计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本发明的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分光光度计、第一积分球和第一衰减器;第一分光光度计包括第一光检测器和第二光检测器;在光检测系统的第一检测光路上,样品光经由样品透射或反射后由第一积分球的第一光通孔进入第一积分球内,并在被第一积分球的内表面漫反射后由第二光通孔出射并进入第一光检测器;在光检测系统的第二检测光路上,参比光经由第一衰减器衰减后进入第二光检测器。该检测系统改良了现有积分球产品的信号检测方式,简化掉了积分球自身原有的检测电路,降低了积分球成本,并可使其更好的完成与分光光度计之间相配合检测样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行业分析计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积分球产品,与分光光度计等仪器配合测试时,使用积分球自带的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如图1所示,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将透射过样品或样品反射的样品光A和未经过样品透射或反射的参比光B在积分球内进行漫反射后进行对比,得出样品的测试结果。其中,在透射样品光的检测光路上,样品光A经由反射镜(反射镜1和2)反射后,透过样品 9进入积分球3内,被积分球3内壁漫反射后,被积分球3内部的检测器8接收,同时,在参比光的检测光路上,参比光经由反射镜7反射进入积分球3内,然后被检测器8 接收。样品反射样品光的测试方法与样品透射样品光的测试方法类似,例如,在样品光的检测光路上,样品光通过反射镜1和2反射后径直穿过积分球3,到达样品10表面,被样品10发射后进入积分球3内,被积分球3内壁漫反射后由积分球3内部的检测器8接收。此外,为了应对更宽范围波长(比如:185nm~3300nm)信号的检测,积分球还要使用多种自带的检测器,造成了结构的复杂和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可利用分光光度计自身的信号检测器,来检测经过积分球的样品信号和经过衰减平衡后的参比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分光光度计、第一积分球和第一衰减器;
第一分光光度计包括第一光检测器和第二光检测器;
第一积分球为内壁涂有漫反射材料的空腔球体,该第一积分球包括第一光通孔和第二光通孔;
在光检测系统的第一检测光路上,样品光经由样品透射或反射后由第一积分球的第一光通孔进入第一积分球内,并在被第一积分球的内表面漫反射后由第二光通孔出射并进入第一光检测器;在光检测系统的第二检测光路上,参比光经由第一衰减器衰减后进入第二光检测器。
改良了现有积分球产品的信号检测方式,利用积分球测量时常用的分光光度计自身的信号检测器,检测经过积分球的样品光和经过衰减平衡后的参比光,从而简化掉了积分球自身原有的检测电路,降低了积分球成本,并可使其更好的完成与分光光度计之间相配合检测样品的作用。
在一优选例中,第一衰减器对参比光的衰减比例等于未经样品透射或反射的样品光进入第一积分球的内表面进行漫反射前后的衰减比例。
由于简化后的积分球不具有检测电路,在进行测量时,参比光不会再进入积分球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将参比光进行衰减,以使其与假设进入积分球后的衰减比例相同,即使其与未经样品透射或者反射的样品光在进入积分球进行漫反射前后的衰减比例相同,从而使第一衰减器的衰减比例为参比光与空白样品时的样品光进行能量平衡时确定的衰减比例。
在另一优选例中,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镜;在第一检测光路上,样品光经由反射镜反射后到达样品。
采用反射镜可使样品光在检测的样品处聚焦,降低能量损失。
在另一优选例中,基于积分球的光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在第一检测光路上,样品光依次经由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到达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6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