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制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7357.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F16D12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制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制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动车辆的轮毂的液压制动结构中,往往效果都不甚理想,其结构要么容易损坏,要么制动效果不好。特别在一些大型、重型的机械中,如挖掘机、起重机等,这些结构的制动效果更是不好。如何使得液压制动的效果优良且稳定,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也就成为了一个较难攻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稳定、制动效果好、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轮毂制动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制动总成,包括驱动轴、可转动地设于驱动轴上的轮毂,所述轮毂包括支撑件与锁定于支撑件上的轮圈,所述驱动轴上靠近支撑件的部位上设有第一盘状体,所述第一盘状体上且位于支撑件的圆周外侧设有第二盘状体,所述第一盘状体与第二盘状体的端面紧贴,所述第二盘状体与支撑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盘状体、第二盘状体、支撑件包围形成一油腔,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油腔内的部位上间隔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盘状体上设有复数个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位于相邻两第二摩擦片之间,所述第一盘状体上设有连通油腔的进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状体上靠近进油口处设有一环形进油通道,所述环形进油通道内可左右滑动地设有一滑块,所述各第二摩擦片卡设于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设于第一盘状体上相对第二盘状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状体上位于与第二盘状体紧贴的部位上设有第一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状体上位于与驱动轴配合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二环形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轮毂制动总成利用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之间的压力接触来实现制动,而压力的提高则来源于填充入油腔的液压油,当液压油进入油腔后,由于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之间相对形成密封状态,就会使得液压油挤压第二摩擦片从而压紧第一摩擦片,从而实现液压的制动,其制动效果好、制动稳定,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进一步的,通过滑块的设置,第二摩擦片设于滑块上,这样使得少量的液压油进入油腔时就会推动滑块,从而压紧第一摩擦片,从而实现制动,即提高了反应时间,也提高了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设于第一盘状体上相对第二盘状体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推动滑块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的,设置第一密封条,从而防止液压油的泄露;进一步的,设置第二密封条,从而防止液压油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制动总成,包括驱动轴1、可转动地设于驱动轴1上的轮毂,所述轮毂包括支撑件2与锁定于支撑件2上的轮圈3,所述驱动轴1上靠近支撑件2的部位上设有第一盘状体4,所述第一盘状体4上且位于支撑件2的圆周外侧设有第二盘状体5,所述第一盘状体4与第二盘状体5的端面紧贴,所述第二盘状体5与支撑件2之间设有密封圈6,所述第一盘状体4、第二盘状体5、支撑件2包围形成一油腔7,所述支撑件2上且位于油腔7内的部位上间隔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摩擦片81,所述第二盘状体5上设有复数个第二摩擦片82,所述第一摩擦片81位于相邻两第二摩擦片82之间,所述第一盘状体4上设有连通油腔的进油口41。所述第一盘状体4上靠近进油口41处设有一环形进油通道42,所述环形进油通道42内可左右滑动地设有一滑块9,所述各第二摩擦片卡82设于滑块9上。所述进油口41设于第一盘状体4上相对第二盘状体5的一侧。所述第一盘状体4上位于与第二盘状体5紧贴的部位上设有第一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43。所述第一盘状体4上位于与驱动轴1配合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二环形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