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7443.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先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弃物 混凝土 实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实心砖是以水泥、骨料,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掺合料、外加剂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养护支撑的混凝土实心砖。其主要是用于砌筑墙体。目前的混凝土实心砖中的骨料大多采用砂石等原料,大量砂石的开采给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为了减少建筑废料给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出现了以建筑废弃料代替部分骨料的混凝土实心砖,但是由于建筑废弃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差,使得其在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中的比例不会超过75%,超过该比例后,需要加大粘结剂的用量,进而造成粘结剂的成本增加。因此,导致目前的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中的建筑物废弃料的掺入比例有限,不能更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废弃料,降低混凝土实心砖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实心砖中的建筑废弃物的掺入量受限制,无法超过占混凝土实心砖原料总质量的75%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由粉料和粘结水料制成,其中,所述粉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88%~91%的建筑废弃物粉末、4%~6%的膨胀蛭石和4%~6%的水泥;所述粘结水料为水玻璃,所述水玻璃的用量为粉料重量的10%~20%。
优选地,所述粉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89%~90%的建筑废弃物粉末、5%~6%的膨胀蛭石和5%~6%的水泥。
较佳地,所述粉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90%的建筑废弃物粉末、5%的膨胀蛭石和5%的水泥。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废弃物粉末按粒径分为两级物料,一级物料的粒径为80~150μm,占建筑废弃物粉末体积的10%;二级物料的粒径为不低于0.35mm,占建筑废弃物粉末体积的90%。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蛭石的粒径为80~120目。
进一步地,所述水玻璃是质量浓度为10~20g/L的硅酸钠水溶液。优选为,质量浓度为15g/L的硅酸钠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水玻璃的用量为粉料重量的12%~18%。
优选地,所述水玻璃的用量为粉料重量的15%。
一种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建筑废弃物粉末、膨胀蛭石和水玻璃混合,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料;然后将水泥加入混合料中,继续在球磨混合,得到砖料;
步骤三、将砖料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得成型砖,再将成型砖进行养护,得到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实心砖。
进一步地,当所述建筑废弃物粉末按粒径分为两级物料时,步骤二的操作如下:将建筑废弃物粉末的一级物料、膨胀蛭石和水玻璃混合,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料;然后将建筑废弃物粉末的二级物料和水泥加入混合料中,继续在球磨混合,得到砖料。先将粒径小的建筑废弃物粉末的一级物料与膨胀蛭石混合,使得小粒径的建筑废弃物粉末进入膨胀蛭石的层间缝隙中,对膨胀蛭石进行物理支撑,解决膨胀蛭石的空心结构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容易破碎的弊端。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压制成型过程中,控制压力在20~40MPa,压制时间为30~40min。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三中的成型砖的养护方法采用现有养护方法即可。
本发明中,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混凝土实心砖,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减少了对砂料的开采,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保护了自然资源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了建筑废弃物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
本发明的混凝土实心砖中,建筑废弃料中的一小部分嵌入膨胀蛭石的层间结构中,为膨胀蛭石的层状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其余的建筑废弃料利用水玻璃与膨胀蛭石进行粘结形成湿料后,再加入水泥,水泥的粒度最小,能深入膨胀蛭石和其外部的建筑废弃物的接触面间的缝隙中,进一步增强膨胀蛭石和建筑废弃物的粘结,增加混凝土实心砖的抗压强度,达到26M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先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先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套管制备方法
- 下一篇:虫蚁不食保温隔音千度不燃的瓷棉板复合树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