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7466.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庞宇舟;赵自垒;汤倩倩;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45104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壮医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竹节寥20~50份、鸡屎藤20~50份、宽筋藤20~40份、扁担藤20~40份、麻骨风10~40份、防风草10~50份、牛白藤10~40份、骨碎补10~30份、芸香草10~30份、白花丹10~30份。其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分别将各原料组合物饮片药材净选,加水文火煎至200ml,复渣再煎,两次煎出液混合为汤剂。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壮药物组合物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等功效,通络止痛效果明显,并能明显改善关节肿痛甚至变形等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族医药壮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目前尚无特殊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有晨僵现象,长期则关节畸形,贫血,实验室检查RF增高,ESR多增快,初期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同。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疼痛,阻止不可逆的骨破坏,保护关节及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西医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在治疗和药物上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减慢或阻止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袭及关节破坏。缺乏有效真正控制病情发展的药物。
现今医家一般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它与“痹证”中的“骨癖”、“历节病”、“白虎历节”、“鹤膝风”、“顽癖”、“旭搏”等极其相似。历代医家对其发病机理多有论述。对痹证的病因研究,《内经》认识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搏”,《素问•热病论》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又指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从而说明“邪侵”是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而“正虚”是疾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因素,围绕“正虚”、“邪侵”、“痰饮疲血”三个方面,引起三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也就是痹证发生的原因。壮医称痹证为“发旺”,认为痹证的发生是由于风毒、湿毒、痧毒、热毒、寒毒等入侵,毒强正弱,正不胜邪,邪毒阻滞三道两路,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以关节肿痛甚至变形为主要表现。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开展多年,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之功,临床疗效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采用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等功效的壮药组成,通络止痛效果明显,并能明显改善关节肿痛甚至变形等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竹节寥20~50份、鸡屎藤20~50份、宽筋藤20~40份、扁担藤20~40份、麻骨风10~40份、防风草10~50份、牛白藤10~40份、骨碎补10~30份、芸香草10~30份、白花丹10~30份。
剂型为汤剂。
本发明壮药组合物所包括原料的特性:
竹节蓼:壮名为:Nyacijrip。药用:为蓼科植物竹节蓼
鸡屎藤:壮名为:Gaeuroetma。药用: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肺脓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