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7499.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贤;林涛;陈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3/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博物馆 观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博物馆观览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首例全维度体验式博物馆智慧移动应用平台,基于HY-iLocation、 空间三维识别引擎、HY-云平台等核心技术开发,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 应用,突破了传统博物馆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通过多模态感知“大数据”,使 受众与展品等元素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智慧化融合,建立更加全面、深入和泛 在的互联互通;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实现“物、人、数据”三者 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是迎接未来博物馆的革命性产品。
该平台涉及RFID技术,游客佩戴相关设备,在一定感应区域时,启动视频、 图片、语音等自动讲解;以及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软件扫一扫展品对应的二 维码,获取链接,查看藏品信息;以及传统博物馆APP,一种是功能APP,包 含文字图片说明和展览的基本信息,整体结构完善功能突出,另一种是综合 APP,这种应用接近于博物馆网站在移动终端上的移植,内容涉及博物馆的各个 方面;但是,RFID技术定位精度太低,展品距离小于2米则完全无法使用,导 览设备由厂家预先定制,无法随意使用,功能单一;二维码技术,交互程度不 高,获取信息慢,所获取的信息一般也只限于文字、图片、声音等;传统博物 馆APP,功能单一,使用受限于馆现有WIFI速度,体验不好。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数字博 物馆观览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供更好参观博物馆体 验、使文物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立体呈现、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时空限 制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
本发明的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定位服务器、数据管 理服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云存储装置、管理平台、APP服务器、工 作站、以及第一手持终端,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分别与定位服务器、数据管理服 务器、云计算装置、存储服务器连接,所述云计算装置还分别与数据管理服务 器、管理平台、APP服务器连接,所述存储服务器还与云存储装置连接,所述 管理平台还与工作站连接,所述APP服务器还与第一手持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平台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第二手持终端连接,且所述管理平台 还与第三手持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终端、第二手持终端、以及第三手持终端为便携 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服务器用于对展馆内定位无线接入点采集的数据信息 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管理服务器还与网络连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突破传统导览技术,引领观众进入前所未有的博物馆参观体验, 公众使用自己的手机随心所欲,是一种自我主张的观览方式;打破了博物馆参 观对讲解员和对导览设备的局限性;
2、采用本发明观览时,无需二维码扫描,无需近场接触,所有的信息都在 观众的指尖和耳边,让数字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呈现;
3、本发明通过云计算将海量文物与信息平台连接,开启博物馆大数据时代 的公共入口,让文物信息与实物展品智慧连接,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时空的限 制,使博物馆海量数字化收藏、管理、研究和传播行为高度统一,一举多得。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博物馆观览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 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酒店式体验的O2O电子商务系统
- 下一篇:消防预警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