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信号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7868.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谭言秦;崔久德;陆春良;吴士杰;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B3/30;H01B7/295;H01B11/06;H01B7/1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信号 电缆 | ||
1.一种机器人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三根第一复合绞导体(1)和三根第二复合绞导体(2)绞合而成的缆芯,所述第一复合绞导体(1)直径大于第二复合绞导体(2)且第一复合绞导体(1)与第二复合绞导体(2)交替间隔排列,此第一复合绞导体(1)和第二复合绞导体(2)外表面均包覆有ETFE绝缘层(3);
一包带(4)绕包于三根第一复合绞导体(1)和三根第二复合绞导体(2)外表面,一外护套层(5)包覆于所述包带(4)外表面,所述第一复合绞导体(1)包括位于中心的小直径中心铜导线(11)和6根绞合于小直径中心铜导线(11)外表面的小直径外铜导线(12),所述第二复合绞导体(2)包括位于中心的大直径中心铜导线(21)和6根绞合于大直径中心铜导线(21)外表面的大直径外铜导线(22);所述包带(4)与三根第一复合绞导体(1)、三根第二复合绞导体(2)之间填充有若干根棉线(7),位于三根第一复合绞导体(1)和三根第二复合绞导体(2)中心处的间隙内设置有芳纶加强绳(8);
所述外护套层(5)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30~40份,
茂金属聚乙烯20~30份,
聚丙烯10~15份,
乙烯辛烯共聚物20~40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20份,
氢氧化铝50~80份,
聚磷酸铵10~20份,
有机蒙脱土2~4份,
纳米碳化锆5~8份,
聚四氟乙烯微粉2~4份,
硅烷偶联剂KH5601~1.5份,
硅酮粉4~6份,
PE蜡1~1.6份,
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DLTP0.8~1.5份,
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4份,
季戊四醇三露烯酸酯1.5~4份;
所述纳米碳化锆为的粒径分布为30~100nm;
所述茂金属聚乙烯的熔体指数为0.08~2g/10min,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熔体指数为1~5g/1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接枝率为0.6%~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粉为硅油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中心铜导线(11)、小直径外铜导线(12)、大直径中心铜导线(21)和大直径外铜导线(22)均由若干根铜丝(6)绞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78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
- 下一篇:一种采用羟胺乙酸为反萃试剂的钚纯化循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