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能缓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8306.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松;陈萌;刘莺;时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16F9/096 | 分类号: | F16F9/096;F16F9/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具体涉及到一种蓄能缓冲器,属于电气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缓冲器已经广泛应用于行走机械、港口机械、压力机械、电梯等各类装备中,在现有的缓冲器中,大部分利用橡胶、聚氨酯等制品实现缓冲,也有很大一部分利用弹簧实现缓冲,对于由橡胶、聚氨酯等制品组成的缓冲器来说,存在变形距离小,缓冲距离短,缓冲效果差等缺点,对于由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来说,虽然其缓冲距离可以较长,但存在能够承受的冲击力较小的得缺点。在港口、轨道交通等场合,需要使用大载荷、长距离的缓冲器,吸收或储存船舶和车辆的巨大动能,减轻停靠过程中的冲击力,保护船舶和车辆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蓄能缓冲器,利用蓄能器和油缸的相互组合,快速吸收和储存船舶和车辆停靠过程中的巨大动能,合理维持船舶、车辆与相关基础设施之间的作用力,减轻停靠过程中的冲击力,有效保护船舶和车辆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缓冲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能缓冲器,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安装螺钉、左端盖安装螺钉、左端盖、缸筒、右端盖、右端盖安装螺钉、活塞总成、防撞块和排气孔堵头;所述蓄能器内部安装有气囊,气囊内充有高压氮气;所述左端盖的下部外圆周壁上安装有左端盖密封圈,左端盖的下部右侧中心开设有左端盖油腔,所述左端盖内,左端盖油腔上部设有左端盖第一通道和左端盖第三通道,所述左端盖第三通道的上部安装有左端盖堵头,所述左端盖的左端盖的上部右侧,左端盖第一通道和左端盖第三通道之间开设有左端盖第二通道,左端盖油腔、左端盖第一通道、左端盖第二通道、左端盖第三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缸筒的右部上侧径向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的下方与缸筒的内腔相连通,排气孔的上方安装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右端盖的中心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右端盖中心孔,右端盖中心孔内圆周壁上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右端盖防尘圈、右端盖内密封圈和右端盖导向环,所述右端盖的外圆周壁上安装有右端盖外密封圈;所述活塞总成的右部是活塞杆,活塞总成的左部是活塞,活塞杆和活塞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塞的外圆周壁上安装有活塞导向环和活塞密封圈;所述蓄能器通过蓄能器安装螺钉紧固安装在左端盖的上部右侧,并形成密封,左端盖第二通道连通蓄能器的内腔;所述左端盖的下部外圆周连同左端盖密封圈一起插入缸筒的左部内腔,并通过左端盖安装螺钉与缸筒的左部形成紧固连接,左端盖的左端盖油腔和缸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右端盖连同右端盖外密封圈一起插入缸筒的右部内腔,并通过右端盖安装螺钉与缸筒的右部形成紧固连接;所述活塞总成安装在缸筒内,活塞把缸筒的内腔分割成油缸右腔和油缸左腔,油缸左腔内充满油液,活塞密封圈和缸筒内壁之间形成密封,活塞导向环和缸筒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活塞杆配合贯穿通过右端盖中心孔,从右端盖中心孔右侧伸出,并通过右端盖防尘圈实现防尘,通过右端盖内密封圈实现密封,通过右端盖导向环实现导向;所述活塞总成的右端安装有防撞块。
上述蓄能器是皮囊式蓄能器或者活塞式蓄能器中的一种。
上述防撞块的材料是聚氨酯或者橡胶中的一种。
在使用一种蓄能缓冲器前,首先在蓄能器的气囊内充入压力适当的氮气,然后,打开左端盖堵头,通过外力把活塞总成拉伸到缸筒的最右端,油液通过左端盖堵头、左端盖第三通道、左端盖第一通道、左端盖油腔进入油缸左腔内,当油缸左腔内注满油液后,继续通过左端盖堵头注油,油液通过左端盖堵头、左端盖第三通道、左端盖第二通道进入蓄能器内气囊的外部,注满油液后,盖上左端盖堵头,并拧紧实现密封,完成蓄能缓冲器的前期工作,即可把蓄能缓冲器安装在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