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8380.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电路板 走线结构 抗干扰元件 连接座 静电干扰信号 布线层 引脚 走线 信号连接器 电性连接 移动终端 抗干扰特性 静电干扰 滤除 上带 电路 芯片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包括布线层及设于布线层上的连接座,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还包括设于布线层上的至少一个抗干扰元件及信号连接器,连接座包括至少一个引脚,至少一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引出一条走线,走线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抗干扰元件以将连接座发出的静电干扰信号滤除,走线经由抗干扰元件引出并电性连接至信号连接器上。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利用抗干扰元件本身具有的抗干扰特性,将从连接座上带出的静电干扰信号消除,从而能防止静电干扰信号对其他电路及芯片造成干扰,在消除静电干扰的同时也保证了柔性电路板上的信号质量。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是以柔性材料为基材而制得的印制电路板,具有布线密度高、质量轻、厚度薄及材质柔软等优点,其可弯曲、卷绕及折叠,因此,广泛应用于现代各种电子产品的导电系统中。目前,在FPC布线结构中,连接座是比较容易引入静电干扰的元器件,尤其在插拔式的连接座中,由于摩擦和人手接触都会产生静电干扰,通常需要借助静电防护元件来防止从连接座出来的信号引入静电干扰,以避免静电干扰损坏与该连接座相连接的其他功能电路或者主芯片。
然而,当从所述连接座出来的信号没有经过静电防护元件,而是直接连接至其他功能电路或者主芯片上,则可能导致连接座上的静电干扰信号传输至其他功能电路或者主芯片上。因此,静电干扰信号的存在不但会干扰到其他信号的正常工作,影响电路的功能,甚至还可能会损坏主芯片,使得FPC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或者破坏,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其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干扰,避免静电干扰信号损坏其他功能电路,以保证柔性电路板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的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包括布线层及设置于所述布线层上的连接座,所述柔性电路板走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布线层上的至少一个抗干扰元件及信号连接器,所述连接座包括至少一个引脚,所述至少一个引脚中的一个引脚引出一条走线,所述走线电性连接至一对应的抗干扰元件以将所述连接座发出的静电干扰信号滤除,所述走线经由所述抗干扰元件引出并电性连接至所述信号连接器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所述走线包括从所述第一引脚引出的第一走线、以及从所述第二引脚引出的第二走线,所述抗干扰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抗干扰元件均设于所述连接座以及所述信号连接器之间,并且两个所述抗干扰元件上均设置有焊盘,所述第一走线电性连接至其中一个焊盘,并经由该焊盘引出后与所述信号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走线与另一个焊盘电性连接,并经由该焊盘引出后电性连接至所述信号连接器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布线层为单层布线层,所述连接座、抗干扰元件以及信号连接器均设置于所述布线层上,所述至少一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所述走线包括从所述第一引脚引出的第一走线、以及从所述第二引脚引出的第二走线,所述布线层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走线以及第二走线分别开设有第一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以及所述第二走线分别连接至所述抗干扰元件,经由所述抗干扰元件引出并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走线孔后与所述信号连接器电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抗干扰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抗干扰元件上均设置有焊盘,且每一焊盘上均开设有一过孔,所述第一走线以及所述第二走线分别穿过对应的过孔,并分别经由所述过孔引出并连接至所述信号连接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熊油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