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后轮毂的多链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8484.1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亨里克·布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21 | 分类号: | B62M9/121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毂 链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后轮毂的多链轮装置,其改善了变速特性、减小了倾斜运行期间的振动,并改善了耐磨特性。多链轮设置(1)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链轮(12,13,14),其中至少一个链轮在每一种情况下具有多个(Z)齿(2),其中,当在圆周方向上观察时,在所述链轮(12,13,14)的圆周上设置有齿(21,22)的至少一个序列,在该序列中,相对于它们的材料厚度来说,薄齿(22)后面跟随有厚齿(21)而该厚齿后面又跟随有薄齿(22)地连续布置,并且其中所述链轮具有凹槽(39)和/或通道凹部(32),它们形成了至少一个变速通道,并允许链条(5)在两个相邻链轮(12,13,14)之间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后轮毂的多链轮装置,该多链轮装置改善了换挡特性、在倾斜行进期间减少了振动并且提高了耐磨特性。
背景技术
文献DE102012023819A1公开了用于附接至自行车踏板曲柄的前链轮,所述链轮的特征在于相对于传统链轮改进的链条引导。这种改进的引导特性使得,当在自行车踏板曲柄上使用单个这样的链轮时,可以省去额外的链条引导。即使未设置链条变速器的链条引导装置,也是这样的情况。该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尤其是在自行车越野使用的情况下,以及因地势不平和在剧烈转向运动的情况下,链条有从链轮上跳脱的趋势。改进的引导特性得以实现,特别是当从踏板曲柄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链轮具有厚齿和薄齿,它们以交替方式布置在圆周方向上。
此外,所述齿在径向上可以特别长,其中齿距可以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仅稍大于容纳在其中的链条滚子。此外,能够提供自由空间,以便为链条的内链节提供空间,其相对于链条滚子突出。
在所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在适当的踏板曲柄上,在每一种情况下仅设置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从而可以省略前变速器。因此无需将滚子式驱动链条转换到负载段上的相邻链轮(通常由于在负载段中占主导的链条拉力而具有较高的要求)。所述链轮不适于在后轮毂上使用,这是因为特别好的链条引导特性与转换到相邻链轮相互冲突。
类似的链轮装置也可以从US2014/0338494A1和DE102014019528A1中得知,这些都是随后公开的专利申请。
然而,踏板曲柄的多链轮装置上的变速过程及相关要求,明显区别于自行车后轮毂的多链轮装置。在驱动链轮的情况下(在踏板曲柄上),链条滚子在每种情况下由链轮的负载侧面(load flank)容纳。驱动方向限定了变速过程必须在负载段进行。在从动链轮(例如安装在自行车后轮上的齿轮盒的齿轮)的情况下,链条滚子在每种情况下在运行进入的侧面上或者靠近运行进入的侧面,都在驱动的空闲段中运行进入。链条引导通过变速机构带齿的滚子执行,从而使得在各链轮上的运行进入情况不涉及明显倾斜运行。这对于自行车后轮上的后链轮(齿轮)和踏板曲柄上的前链轮来说产生了关于变速器和链条引导的完全不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后轮毂的多链轮装置,该多链轮装置改进了转换特性,特别是在转换为直径较小的链轮的过程中,以及在齿数有较大差别的换档过程中。此外,本发明旨在提高倾斜运行特性并减少磨损。
用于自行车后轮毂的多链条装置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链轮,特别地每个所述链轮具有偶数的齿。此处,在至少一个链轮的圆周上设置有齿的至少一个序列,在该序列中,就在垂直于圆周方向的方向上观察到的齿的材料厚度而言,薄齿后面跟随有厚齿且厚齿后面又跟随有薄齿地连续布置。至少一个链轮具有至少一个通道凹槽,特别是通过移除材料而形成的凹槽或者凹部形式,所述凹槽或凹部形成了至少一个变速通道并允许与其中一个链轮啮合的链条转换成使得该链条与相邻链轮啮合。
因此可以在相邻链轮的齿之间提供变速通道,作为用于所述链条运行经过直径较大且齿数较多的链轮上的齿的手段,以便使得链条可以从所涉及的链轮上的齿脱离啮合,并且可以转换至直径相对较小或者齿数相对较少的相邻链轮。作为补充或替代,变速通道也可以设置为使得链条可以从所涉及的较小链轮上的齿脱离啮合,并能够转换至直径较大或者齿数相对较多的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RAM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RAM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