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定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8853.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1/14 | 分类号: | G01S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龙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电缆(OBC,Oceanbottom cable)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作业采用机械放缆方式将电缆连同检波器铺设到海底,由导航系统记录 下检波器离开放缆船的位置作为一次定位结果。检波器在到达海底的过程中,会受到水流, 潮汐等的影响而偏离设计位置。声波二次定位和初至波二次定位都需要整条电缆放完,才 能进行定位,且初至波定位需要仪器记录地震数据,相对繁琐。
放缆前,需要设置应答器射频头的地址,如图1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设置应答器地址号。放缆时,在后甲板放缆口处,需要安装RFID 天线与数据处理兼天线供电单元的RFIDreader,在声学应答器随电缆通过放缆口时,如图 2,RFID的天线会扫描transponder(声学信标)的地址编码(如图2中RFID读取应答器地址), 导航系统会把声学信标记录到相应的检波点上。放缆船完成放缆后,该船导航系统记录的 Aslaid文件和RFID系统读取并记录的应答器与检波器关系文件ASSET文件自动传给主导航 系统。而后,如图3所示,定位船通过对声学应答器transponder的定位,从而解算出电缆上 检波点的坐标。声学二次定位相对初至波定位速度快,效果好。但海底电缆施工中定位附属 设备多,安装复杂,设备、人员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减少海底电缆放缆作业故障,提高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海底电缆定 位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底电缆定位方法,包括:
生成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
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检波器入水点位置;
通过声学定位所述检波器,获得检波器海底位置。
优选地,生成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包括:
记录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对应位置关系及所述声学应答器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检波器入水点位置包括:
发送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放缆船的释放时刻;
定位所述放缆船的释放时刻对应的位置;
根据所述放缆船的释放时刻对应的位置获得检波器入水点位置。
优选地,通过声学定位所述检波器,获得检波器海底位置包括:
通过声学定位所述声学应答器;
通过所述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检波器海底位置。
优选地,发送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放缆船的释放时刻包括:
发送时间控制信号并放大所述时间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放大时间控制信号启动所述放缆船的液压释放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底电缆定位装置,包括:
对应模块,用于生成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
初次定位模块,用于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检波器入水点位置;
二次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声学定位所述检波器,获得检波器海底位置。
优选地,所述对应模块生成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是指:
记录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对应位置关系及所述声学应答器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所述初次定位模块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检波器入水点位置是指:
发送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放缆船的释放时刻;
定位所述放缆船的释放时刻对应的位置;
根据所述放缆船的释放时刻对应的位置获得检波器入水点位置。
优选地,所述二次定位模块通过声学定位所述检波器,获得检波器海底位置是指:
通过声学定位所述声学应答器;
通过所述声学应答器与检波器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检波器海底位置。
优选地,所述初次定位模块发送时间控制信号控制放缆船的释放时刻是指:
发送时间控制信号并放大所述时间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放大时间控制信号启动所述放缆船的液压释放系统。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