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发酵液回流脱氮系统的多阶段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9453.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川福;于淼;郭延;戴婉琴;汪群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107;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发酵 回流 系统 阶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包含发酵 液回流脱氮系统的多阶段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厌氧发酵是处理生物质原料以及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组分, 例如餐厨垃圾等的有效手段之一。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这些有机质 转化为大量次生产物,沼气和固液混合剩余物。其中,沼气可用于发 电或作为燃料使用;固液混合剩余物不可直接进行填埋或者进入污水 处理厂,需经过脱水处理。脱水后形成的沼渣和沼液再进行最终处理, 沼渣可通过好氧发酵制成有机肥料;沼液由于含有较高浓度氨氮等代 谢产物,不能直接作为肥料使用,而只可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对厌氧发酵而言,针对不同原料,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加水进行 稀释,且用水量较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减轻 后端污水处理负荷、同时为厌氧系统提供具有活性的菌群,工艺上通 常选择沼液作为过程水回流,稀释原料,调整发酵基质固含率,以保 证后续厌氧发酵的顺利进行。然而,沼液在回流过程中容易出现氨氮 浓度的持续升高的现象。当沼液中氨氮浓度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对 产甲烷菌产生毒性,抑制其活性,从而延缓厌氧发酵的过程,造成沼 气工程无法稳定地运行。因此,通过合理技术手段减少回流沼液中氨 氮的累积,对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发酵效率,降低由沼液排放导致的二 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厌氧发酵系统中,沼液回流易产生的氨氮累积效应, 当沼液中氨氮浓度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抑制 其活性,从而延缓厌氧发酵的过程,造成沼气工程无法稳定地运行等 问题提供一种包含发酵液回流脱氮系统的多阶段发酵装置。
该装置包括进料系统、多阶段发酵系统、沼渣处理系统、固液分 离系统、发酵液脱氮系统和沼液回流系统;
其中,进料系统由生物质预处理装置、混合进料装置、流量计和 泵组成,生物质预处理装置和混合进料装置之间设置流量计和泵;
多阶段发酵系统包括一号发酵罐、二号发酵罐、三号发酵罐以及 管道、泵、阀门和流量计;一号发酵罐和二号发酵罐的发酵液排放口 通过调整阀门开关串联或并联地与三号发酵罐的进料泵连接;多阶段 发酵系统所产发酵残渣通过残渣排放口排放至沼渣处理系统;多阶段 发酵系统所产发酵液通过发酵液排放口、阀门、泵和流量计排放至固 液分离系统;一号发酵罐和二号发酵罐所产发酵残渣通过残渣排放口 和沼渣管道输送至三号发酵罐前端进料口处与发酵液混合后进入三 号发酵罐,或通过沼渣管道和阀门连接至放空管道;
固液分离系统由固液分离器、阀门、泵和流量计组成,固液分离 器进料口设置流量计和泵,沼渣出口和沼液出口都连接阀门和泵;固 液分离系统所产沼液通过阀门、泵和流量计排放至发酵液脱氮系统; 固液分离系统所产沼渣通过阀门、泵和流量计排放至沼渣处理系统;
发酵液脱氮系统由反应器、空气泵、带可更换钢网的曝气装置、 搅拌装置、水质调节装置和鸟粪石回收槽组成,水质调节装置由水质 及水位监测探头、水质控制器、泵、镁离子溶液储槽和氢氧化钠溶液 组成,带可更换钢网的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位于反应器内部,水质控 制器与水质及水位监测探头相连,且水质及水位监测探头位于反应器 内部,镁离子溶液储槽和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泵与反应器相连,鸟粪石 回收槽通过泵与反应器相连;
沼液回流系统由沼液管道、泵、流量计和阀门组成,沼液回流系 统根据需要将处理后沼液通过泵,流量计和阀门回流至混合进料装置、 一号发酵罐、二号发酵罐、三号发酵罐前端进料口处与原发酵液混合 后进行反应。
其中,一号发酵罐、二号发酵罐和三号发酵罐内部均设置水质及 水位监测探头、循环水泵、发酵液收集导流管,外部设置检修口、气 压表、发酵液排放口和沼气收集管道。
进料系统的混合进料装置的出料口一端通过阀门连接至放空管 道,另一端通过阀门、泵和流量计连接多阶段发酵系统。
多阶段发酵系统中循环水泵间歇运行。发酵液脱氮系统中阀门间 歇开启,空气泵间歇运行且不与搅拌装置同时运行。
发酵液脱氮系统中,反应器中的镁离子浓度及pH值通过水质控 制器监测,通过泵投加镁离子溶液储槽中所储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进 行调整;其中,镁离子溶液储槽中所储溶液为氯化镁、磷酸镁、磷酸 氢镁、磷酸二氢镁、氢氧化镁、碳酸镁或碳酸氢镁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