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9513.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强;李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D15/00;F28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单面 相变 抑制 传热 板式 热交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 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复合板式结构的热交换板;
所述热交换板的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热交换板内形成有具有特定结构形状的冷媒通 道及具有特定结构形状的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 充有传热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 通道及所述热超导管路均通过吹胀工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 换板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 依次叠置,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材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板 材通过辊压工艺复合在一起;
所述热超导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为 平面,所述第二板材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热超导管路相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冷媒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之间,所述第三板材表面形成有与 所述冷媒通道相对应的第二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 导管路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冷媒通道的截面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 导管路的形状为六边形蜂窝状、圆形蜂窝状、四边形蜂窝状、首尾串联的多个U形、菱 形、三角形、圆环形、纵横交错的网状或其中任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 通道为单路进单路回循环结构、单路进两路回循环结构、两路进单路回循环结构、两路进 两路回循环结构、多路进多路回循环结构或并联式循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 通道两端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适于与外部冷媒系统相连通,以在所述冷媒通道内通入冷 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 外设有冷媒通道接头,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冷媒通道接头与外部冷媒系统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 通道接头为铜接口或铝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交换板的材料为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或其中任一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11.一种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 法包括:
提供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共三块板材,将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 的单面打毛,将所述第二板材双面打毛;
采用石墨印刷法分别在所述第一板材的打毛面及所述第三板材的打毛面定义热超导 管路的形状及冷媒通道的形状;
将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分别置于所述第二板材两侧,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 第三板材的打毛面与所述第二板材贴合并对齐,沿边铆合;
将铆合在一起的所述三块板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进行热轧加工以形 成复合板材;
向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充入高压流体至所述第二板材膨胀,在所述第 二板材表面形成第一凸起结构的同时,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与所述第 一凸起结构相对应的热超导管路;
向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充入高压流体至所述第三板材膨胀,在所述第 三板材表面形成第二凸起结构的同时,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与所述第 二凸起结构相对应的冷媒通道;
向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充入传热工质并密封所述热超导管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单面平相变抑制传热板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向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充入传热工质并密封所述热超导管路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冷 媒通道焊接冷媒通道接头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参数设置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路灯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