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29582.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袁玉斌;陶智;全永凯;罗翔;徐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F28F3/04;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换热器 分流 结构 | ||
1.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的芯体是由具有高导热性能的薄不锈钢板(铜板或者铝板)冲压而成的三角形波浪板和另外的薄平板组合叠加构成(三角截面通道)或者由单独的矩形波浪板叠加构成(矩形截面通道)。不锈钢板(铝板或者铜板)厚度在0.2-0.5mm左右不等(包括但不限于此尺寸),其厚度依据换热器流道尺寸和耐压确定。三角截面通道的芯体中三角形波浪板和另外的薄平板构成芯体的冷热流道;矩形截面通道的芯体中,矩形波浪板独立构成芯体冷热流道;芯体具有冷热流道是众多分散细小流道的特点,且冷流道一周壁面完全由热流道包围,热流道一周壁面完全由冷流道包围。三角形波浪板端部的中分板和另外的薄平板构成换热器的分流结构(矩形波浪板芯体不需要独立薄平板,直接使用中分板就可以构成分流结构),分流结构保证冷热流体进入各自对应的分散通道,分流结构流道布局可以做成梯形或者矩形,冷热流体可以同侧进出或者异侧进出,而流道沿着流动方向可以在垂直壁面方向冲出波纹,形成壁面小波纹,增加湍流度,同时流道可以由直流道做成蛇形流道,进一步增强换热性能。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芯体的构成材料为高导热性能的薄不锈钢板或者铝板或者铜板。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板材冲压成三角型波浪板或者矩形波浪板,并保留板材端部平面部分不冲压,平面部分处于波浪板波浪高度中央位置,与波浪部分光滑过渡,作为分流板使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三角形波浪板和另外的薄平板相互叠加形成芯体通道,或者矩形波浪板自身相互叠加形成芯体通道。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流板将冷热流分别引导进入冷热流对应的分散的细小通道。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三角形波浪板截面三角形边长依据实际加工工艺和板材厚度及流体性质确定,建议2-10mm但不限于此尺寸,三角形包含等边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而矩形浪纹板矩形边长依据实际加工工艺和板材厚度及流体性质确定,建议2-10mm但不限于此尺寸,矩形包含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7.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芯体中每束冷流的细小通道的壁面完全被热流通道包围,每束热流的细小通道的壁面也完全被冷流通道包围。
8.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一种可选流道形式,芯体的流道可以是直列的也可以是蛇形的。
9.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一种可选壁面形式,芯体的波浪板在冲压时,沿着流道发展方向可以在垂直流道壁面方向也冲出波纹,形成壁面小波纹,增加湍流度增强换热性能。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器芯体和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作为进出流的一种方式,分流结构的流道布局可以是矩形的也可以是梯形的,进出流可以同侧进出也可以异侧进出,依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5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导引头整机装配标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翅片间距规律变化的管壳式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