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9711.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薛春;石亮;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张欣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数据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设备端接收该移动终端的主机端发送的冷数据的逻辑地址;该设备端根据该冷数据的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该冷数据的物理地址;该设备端根据该冷数据的物理地址,确定该冷数据在该移动终端的闪存中占用的物理页;该设备端根据该冷数据在该移动终端的闪存中占用的物理页,确定该闪存中的物理块的冷数据和热数据的混合程度;若该混合程度属于预设的迁移阈值区间,该设备端将该物理块中的冷数据迁移出该物理块。本发明实施例的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和装置,能够改善GC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手机采用嵌入式多媒体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eMMC)或者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作为内置存储设备。两者的核心存储芯片都是闪存(Flash Memory)。闪存的一个特性是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先擦除原有的数据,并且在闪存中读写数据的单位是物理页,擦除数据的单位是物理块。
闪存的另一个特性是在更新存储的数据时,闪存不是本地更新的,也就是说,该闪存不是在原数据所在的物理地址上直接进行更新的。在闪存更新数据的时,设备端为更新的数据重新分配物理空间来存储,把该更新的数据所占用的物理页置为有效,原数据所占用的物理页置为无效,并将逻辑地址指向该更新的数据所占用的物理页对应的物理地址。只是这一过程经过设备端的闪存转换层(Flash Translation Layer,FTL)的封装,对用户不可见,所以同磁盘一样,用户依然使用逻辑地址作为数据存储和查找的唯一地址,不关心数据真正的物理存储位置。
基于闪存的上述特性,当闪存的存储空间不足时,为了回收存储空间,需要对该闪存进行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操作。该GC操作的目的是回收物理块中已经置为无效的物理页,重新利用被置为无效的物理页存储数据。首先,设备端(Device)需要将选定的物理块中有效的物理页拷贝到新的存储空间,然后再将整个物理块中的数据擦除。这样,物理块中有效物理页的数量直接影响GC操作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GC操作的效率,主机端(Host)基于文件系统中不同数据的不同更新频率,将数据分为冷数据和热数据。其中,冷数据可以包含更新频率较低的数据,热数据可以包含更新频率较高的数据。由于主机端无法获知设备端的物理存储结构,所以只能基于逻辑地址对冷热数据进行分区存储。然而,在主机端基于逻辑地址对冷热数据分区存储之后,再通过FTL层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冷热数据可能仍然在一个物理块中,也就是说,上述方法可能没有达到减少GC时物理块中有效页的迁移量的目的,无法改善GC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案,以改善GC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设备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机端发送的冷数据的逻辑地址;所述设备端根据所述冷数据的逻辑地址,以及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冷数据的物理地址;所述设备端根据所述冷数据的物理地址,确定所述冷数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存中占用的物理页;所述设备端根据所述冷数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存中占用的物理页,确定所述闪存中的物理块的冷数据和热数据的混合程度;若所述混合程度属于预设的迁移阈值区间,所述设备端将所述物理块中的冷数据迁移出所述物理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冷热数据的分离方法,能够根据主机端发送的冷数据的逻辑地址,在GC之前,并且在系统处于空闲时,先将有效物理页中的冷数据迁移到独立的存储区中,避免了设备端因无法获知数据的冷热信息,导致物理块中的冷热混合度比较严重,从而实现设备端的冷热数据分离,减少GC时物理块中有效页的迁移量,改善GC的工作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程度为所述冷数据所占用的物理页的数量与所述冷数据所在的物理块中物理页总数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