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管柱水下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29833.1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殷永高;章征;张立奎;朱福春;吕奖国;赵公明;郑伟峰;王凯;纪厚强;沈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15/06;E02D5/3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管柱 水下 浇筑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25日、申请号为201410171790X、发明名称为一种空心管柱水下浇筑自浮式内模系统及其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桥梁房建、水工结构中基础现浇施工。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沉井及沉管基础施工采用分节预制构件后依靠自重或辅助措施接高下沉然后进行压浆处理的方法进行施工。对于该工艺,除存在施工场预制件运输困难、吊装设备大、预制件下沉困难等问题外,还有以下几点难以控制:下沉后由于底部有残渣易整体倾斜;分节预制,各节接口处拼接施工难度大;压浆工艺复杂,压浆质量难以控制,工期长造价高。预制法施工的以上问题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空心管柱水下浇筑施工方法,以实现陆上和水中基础的现浇施工,从而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空心管柱水下浇筑自浮式内模系统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在管柱孔中的内模系统包括:一钢结构底节模板,在所述底节模板上、自下而上逐节组装各节段预制内模板;所述各节段预制内模板为可在水中获得浮力的全封闭钢结构浮筒。
本发明空心管柱水下浇筑自浮式内模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底节模板浇筑在管柱孔的混凝土封底中进行定位;所述各节段预制内模板是由瓦片模板拼装而成;在所述各节段预制内模板中,呈水平设置的“十”字支撑架在其呈“十”字的四个支撑位上支撑有定位立柱,各瓦片模板与相邻位置上定位立柱相互卡嵌,并能够以所述定位立柱为导向柱竖向滑动;相邻节段的预制内模板之间,对应位置上的定位立柱相互螺纹连接;处在与所述底节模板相邻接位置上的第一节段预制内模板中的定位立柱是螺纹连接在所述底节模板的顶面上,在所述各节段预制内模板之间贯穿用于张拉的锁紧钢绞线;所述锁紧钢绞线在孔顶限位平台上利用千斤顶进行张拉。
所述底节模板的上段为圆柱形筒体,下段为圆锥形筒体,所述底节模板是以其圆锥形筒底浇筑在管柱孔的混凝土封底中进行定位。
在各道“十”字支撑架的中心分别设置有钢绞线拴结点,并有回收钢绞线在各钢绞线拴结点之间串联连接并延伸至管柱孔的孔口,用于回收“十”字支撑架。
本发明利用所述空心管柱水下浇筑自浮式内模系统实现空心管柱水下浇筑的施工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过程进行:
a、管柱孔在设定位置成孔后,向成孔中下放钢筋笼,使钢筋笼的底部达到管柱孔的孔底位置;
b、向成孔中下放底节模板,至底节模板的顶部处在孔口位置时,在底节模板的顶面安装第一节段预制内模板中的定位立柱和“十”字支撑架;再次下放至第一节段预制内模板中的定位立柱的顶端处在孔口位置时,以螺纹连接上一节段预制内模板中的定位立柱和“十”字支撑架;继续下放各节段预内模板中定位立柱和“十”字支撑架,直至底节模板达到成孔底部设定位置,浇筑封底混凝土固定底节模板并形成封底的环形筒体;
c、利用外挂配重将各节段预制内模板中各瓦片模板自孔口处依次沿定位立柱下沉在指定位置上,在孔顶限位平台上利用千斤顶张拉贯穿在各节段预制内模板中的锁紧钢绞线进行压实并锁定,完成内模安装;
d、以成孔的外壁土体为外模,在外模和内模之间进行管身混凝土浇筑;在管身混凝土达到强度时,取出外挂配重、释放锁紧钢绞线的锁定,逐节取出定位立柱和“十”支撑架,借助浮力逐节回收各节段预制内模板,完成施工。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在成孔后、并且在下放钢筋笼之前,利用环形滑模装置在成孔中自下而上沿成孔内壁以水下快凝材料进行浇筑形成护壁层,并以所述护壁层为外模。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
1、以本发明实现水下基础施工的现浇工艺,其工艺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工效。与常规预制下沉的管柱基础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大型场地预制、运输构件,节省大型设备起吊和下放的复杂工序。
2、本发明实现管柱基础一次性浇筑完成,基础为完整整体,可有效提高基础力学性能,利用本发明实现空心管柱的水下浇筑,其质量易控制。而传统预制的施工方法需要预制件接高,连接处处理困难,质量难以控制。
3、传统预制下沉的施工方法在预制件下沉完成后需要进行压浆处理,压浆工艺复杂,特别是对于管柱基础底部压浆质量相当难以控制,造成基础底部周边松散,使得基础承载力降低,本发明实现一次性现浇,不需压浆处理,其钢结构底节模板可伸至较深位置处,完成浇筑后可避免底部周边松散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9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式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低净空条件下快速拔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