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域生态修复的复合生物操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0418.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管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苏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A01G1/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域 生态 修复 复合 生物 操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修复净水渔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域生态修复的复合生物操 纵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水域生态系统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程度,主要的湖泊,如太湖、巢湖、滇池 等都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无锡太湖水污染事件影响市民的供水,盐城市由于城市供水污染 导致城市停水多日。如何进行这些水体的生态修复呢?在中国面源污染如此之重的情况下, 如何控制内、外源污染,减少蓝藻的发生。为此,国内出现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在云南滇池, 太湖五里湖,贡湖湾都在进行类似的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对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也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公共河流、湖泊的污染,景观水体也受到面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的沉降。 蓝绿藻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向河流、湖泊等水体排放过多氮、磷营养 物质;在湖泊生态自净能力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在水体中大量积累, 导致单细胞藻类,特别是蓝绿藻泛滥成灾,严重污染水体。
纵观全球,几乎所有的湖泊水体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富营养化问题,而藻类的水华爆发则 是许多富营养化了的湖泊和水体面临的挑战。如何控制藻类水华暴发,进而恢复湖泊水体的 原有生态?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洁净水源?这已成为世界难题。
现在有各种有关水处理的相关理论,如磁化水理论、营养氧化分解理论、生态湿地等。
1、磁化水理论——起源于日本
原理:来自于大洋环流切割地磁:因为有地磁偏角: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为11.5度。 主要作用:形成小分子水,水分子之间作用力重组,恢复水活性。一般要达到强磁水平(5000 高斯以上)造价很大,起作用时对人和设备负面影响较大。现主要用于水族设备和农业增产: 如:无土栽培,每立方水体强磁力成本15—25万日元。
2、营养氧化分解理论——起源于美国
原理:来自于燃烧过程中氧化分解:任何有机质的任何存在形式,最终都要经过氧化分解 才能彻底转化为无机态。主要作用:含碳有机质通过氧化分解终为二氧化碳回到空气;含氮 有机质通过氧化分解终为硝化态氮,再通过脱氮成为氮气回到空气;效果成本:含氧量越高 的效果越明显,但成本要高很多;一般在水族馆中采用溴氧效果更显著,甚至还可以杀菌。 存在设备上的二次污染和定期更换,用于集中式水处理。现主要采用形式:气暴、增氧船、 污水处理厂等;
3、微生物分解理论——目前应用最广泛
原理:来自于生态平衡中的分解者理论,也可以说是氧化分解理论的提升理论。主要作 用:通过有益微生物加速有机个体、有机腐质、有机碎屑的分解;甚至培养特殊微生物对特 定点源污染进行专门处理(如医院污水)。
效果成本:用于集中式水处理或点源水污染;速效,但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反复加菌, 一般大水面仅限于治表,否则成本会不断增大。应注意产品质量的把握,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现主要采用形式: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特殊工厂、医院等点源污染。
4、化学法
化学法治理水污染——包括使用无机和有机化学试剂除藻;无机化学药剂沉淀底泥;天 然生物中提取的活性化学物质抑藻;原位土壤变性絮凝剂等。
化学法的优点:速效,成本很低;
化学法的弊端:仅限于治表;效果持续时间也不长;对水体有负面效应:对水体造成严 重的二次污染,影响供水、娱乐功能发挥,公众难以接受;潜在的、长远的生态危害:工程 中采用的絮凝除磷剂包括铝盐、铁盐、铜盐和飞灰等;工程中采用的酸碱活性物质。
5、物理法
物理法治理水污染——
包括外源截污:引流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机械除藻:人力捕捞除藻:电磁法除 藻:微波技术除藻:改道导流:富营养水灌溉等。
物理法大部分是采取的一些大型工程措施:一般成本较高,效果不甚显著;是很好的应 急措施之一;此外,物理法并没有消除污染:要么是改变污染形式,要么就是转移污染位置; 物理法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6、生态工程法——成功用于造纸厂污染,浮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苏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苏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0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湿地产业化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工湿地基质集成化装填和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