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定位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1507.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贺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G05B19/418;H04W4/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定位 智能家居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手机定位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手机对使用者进行即时定位,进而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自动启动或关闭。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设备正在逐渐走入人们日常生活,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可远程启动或关闭的家电如空调、热水器等,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启动或关闭是目前技术开发的应用热点。现有智能家居设备的启动或关闭都要求用户对手机端做主动操作,无论这种操作是要对智能家居设备即时启闭或定时启闭,手机端触发后通过网络发送命令给服务器端,然后由服务器端通过网络远程启动或关闭智能家居设备。这种完全依赖用户主动操作才能远程操控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过于死板不够灵活,一旦用户忘记操作触发手机,就会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智能家居设备不能根据用户需求工作,大大降低了用户对于智能家居设备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定位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设备,解决现有智能家居设备必须通过使用者主动触发手机才能远程控制启闭存在的使用不灵活,使用者体验差的缺陷,本发明可以通过采集用户位置信息做智能化判断分析,使服务器远程自动启闭智能家居设备,具体是在用户到家前自动启动智能家居设备或用户离家后自动关闭智能家居设备,无需使用者自己主动操作手机远程控制,使用灵活可靠,可以明显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手机定位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1)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内容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手机定位连续采集用户位置信息;
(2)上报用户位置信息,内容是上报采集到的用户位置信息,然后对每次的上报用户位置信息比较并计算道路距离,将用户位置和设备所处位置进行比较,判断用户是接近设备的回家趋势还是远离设备的离家趋势,并计算出两者之间道路距离,当用户在离家趋势且道路距离大于用户设定阈值A时控制服务器发出关闭指令,当用户在回家趋势且道路距离小于用户设定阈值A时控制服务器发出启动指令;
(3)服务器完成远程操控智能家居设备,内容是服务器发出关闭指令远程关闭设备或发出启动指令远程启动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改变了现有智能家居设备启闭需要使用者主动操作手机触发才能远程控制智能家居启闭的缺陷,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对使用者进行定位采集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和智能家居设备两者的位置距离,控制服务器远程自动启闭关联的智能家居设备,使用可靠、灵活便利,显著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步骤2中计算用户位置和智能家居设备位置之间的道路距离,可以通过调用地图服务商导航的接口完成,如现有常见的高德公司或百度公司提供的地图服务,帮助计算从用户位置到智能家居设备位置之间实际的最短行走距离,所述行走距离是建立在两者之间的现有道路轨迹上,而不是单纯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在所述步骤(2)之前对用户位置信息校验,决定继续步骤(2)或重新回到步骤(1),对用户位置信息校验的内容是将最近一次采集到的用户位置和基准位置结合道路进行比较,判断用户是逐渐接近智能家居的回家趋势还是逐渐远离智能家居的离家趋势并同时计算两次用户位置之间的道路距离,所述基准位置是用户出发位置,当用户在回家趋势且道路距离大于用户设定阈值B时上报用户位置信息并把该用户位置信息存为基准位置,小于阈值B时等候下次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当用户在离家趋势且道路距离大于设定阈值B时上报用户位置信息并把该用户位置信息存为基准位置,小于阈值B时等候下次获取用户位置信息。通过比较两个位置信息,只有在用户保持超出设定阈值的移动状态下才进行后续处理,应对路上堵车等情形,提高控制效率,避免用户停留不动时还重复上报同一位置进行相同计算。增加的步骤,可以在设备实现控制方法时减少数据流量传输,特别是避免因为用户停留原地不动还重复比较用户位置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手机反复上传同样位置数据产生的手机流量浪费和因为传输数据造成的手机电能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1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