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荷加载装置及建筑幕墙层间变位性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2053.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华;刘晓明;郝江柳;刘世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天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加载 装置 建筑 幕墙 变位 性能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荷加载装置,包括框架和动作机构,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框架上,能够在所述框架上移动;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产生所需的载荷,所述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两端,能够带动所述动力机构在所述框架上移动。本申请中的载荷加载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多个方向的同时加载时,多个方向上的加载运动不会产生干涉,能够很好的模拟地震、风载荷等多种复杂的现实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荷加载装置以及设置有这种载荷加载装置的建筑幕墙层间变位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幕墙检测设备多是依据GB/T18250-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中的规定进行设计的,仅能满足平面内的变形检测要求。
根据最新修订的GB/T18250(代替GB/T18250-2000)《建筑幕墙层间位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送审稿)的要求,需要用一定的荷载控制或变形控制模拟出地震或风荷载作用,对楼层进行低周反复加载,测试建筑物相邻两个楼层间在幕墙平面内水平方向(X轴)、平面外水平方向(Y轴,垂直于X轴方向)和垂直方向(Z轴)的相对位移。现有的检测设备已无法适应新的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对幕墙试件进行加载的载荷加载装置以及设置有这种载荷加载装置的对建筑幕墙层间变位性能进行检测的检测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载荷加载装置,包括框架和动作机构,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框架上,能够在所述框架上移动;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产生所需的载荷,所述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两端,能够带动所述动力机构在所述框架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蜗杆、涡轮和丝杠,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相啮合,在所述涡轮的轴向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杠穿过该螺纹孔。
优选地,在所述涡轮的外侧设置有涡轮外壳,在所述涡轮沿丝杠延伸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轴承,所述涡轮外壳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丝杠上,所述涡轮外壳不随所述涡轮一起转动。
优选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杠两端的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一部分露出所述支撑座上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万向球的中心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万向球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万向球和凹槽之间间隙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万向球和凹槽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优选地,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包括相对设置的壁板,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壁板之间,所述万向球抵靠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万向球可在所述壁板的内表面上自由滚动。
优选地,设置有三个方向的动作机构,分别为上下动作机构、前后动作机构和左右动作机构,所述三个动作机构相互垂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层间变位性能检测系统,对幕墙试件的变位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本申请中的载荷加载装置,所述载荷加载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幕墙试件相连接。
本申请中的载荷加载装置能够对所述幕墙试件的一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施加载荷,使得所述幕墙试件能够模拟例如地震、风荷载等现实中的情况,然后通过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方向上的位移测量装置,图中没有示出)对幕墙试件的变形量进行测量,从而对建筑幕墙层间位移性能进行检测,进而进行分级分析等后续作业。本申请中的载荷加载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多个方向的同时加载时,多个方向上的加载运动不会产生干涉,能够很好的模拟地震、风载荷等多种复杂的现实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天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天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