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2211.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温海波;温海清;梅丽玲;章新宇;肖娟;孙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源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8 | 分类号: | H01G4/008;H01G4/12;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崇鑫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容 器用 复合 聚丙烯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薄膜在真空高温环境中,将粘合陶瓷粉熔融蒸镀覆于聚丙烯薄膜表面,再将锌铝复合金属蒸镀覆于粘合陶瓷层表面得到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其中真空高温环境的温度为800~1000℃,真空高温环境的气压为0.099~0.2Pa。本发明所得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提高电介质的抗电强度,增大介电薄膜的介电常数,改善电极的抗氧化性,实现薄膜电容器高额定电压,可以使薄膜电容器体积小型化,满足产品高端化、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电性能的好坏,尤其是耐久寿命上电介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MPP电容器所采用的聚丙烯薄膜电介质介电常数为4.2,抗电强度为420VAC/μm,然后经过蒸镀和分切后,其抗电强度在设计上往往在70VAC/μm左右,在电容器使用寿命极限和抗过载性能突破上已成为瓶颈。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提高电介质的抗电强度,增大介电薄膜的介电常数,改善电极的抗氧化性,实现薄膜电容器高额定电压,可以使薄膜电容器体积小型化,满足产品高端化、轻量化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薄膜在真空高温环境中,将粘合陶瓷粉熔融蒸镀覆于聚丙烯薄膜表面,再将锌铝复合金属蒸镀覆于粘合陶瓷层表面得到薄膜电容器用复合聚丙烯介电薄膜电极;其中真空高温环境的温度为800~1000℃,真空高温环境的气压为0.099~0.2Pa。
优选地,粘合陶瓷粉按重量份包括:聚乙烯醇0.8~1.2份,纳米陶瓷粉23~27份。
优选地,粘合陶瓷粉按如下工艺制备:将纳米陶瓷粉和聚乙烯醇混合后进行球磨22~26h得到。
优选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950~1050。
优选地,纳米陶瓷粉按重量份包括:微硅粉80~85份,氧化硅8~11份,铝碳化硅20~25份,氧化铝12~15份,氮化铝5~8份,氮化硼2~3份,氧化硼3~6份,氧化锌2~4份,氧化钇1.5~2.5份,氧化镱0.2~0.5份,氧化镧0.1~0.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源变压器引线焊接结构及其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