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BL-1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2289.6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洋;姚举;王琦;史应武;王伟;张仁福;李春;韩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6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营养 芽孢 杆菌 zbl 防治 棉花 黄萎病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BL‑1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应用,通过在石河子市重病棉田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选育、驯化,获得一株对大丽轮枝菌有较高抑制效果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生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棉花病害中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之一,自1935年由引进美国斯字棉种而传入中国,并逐年传播扩散。20世纪90年代后,该病已经蔓延到包括新疆在内的各个棉区,尤其是1993年该病在我国各棉区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高达267万hm2,造成损失皮棉1亿kg(简桂良等,2003;徐理等,2012;朱荷琴等,2012)。目前黄萎病的危害已成为我国自枯萎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棉花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是棉花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我国主要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以大丽轮枝菌为主(张绪振等,1981)。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变异性较大,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防治困难,目前防治该病主要依靠种植耐病品种,由于抗性种质资源缺乏导致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生产上缺乏真正有效的抗病品种;化学防治措施无法控制该病,且带来严重污染。随着对环境安全的逐渐重视以及生物菌剂防治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利用生物防治被认为是治理棉花黄萎病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马平等,2003)。
目前,国内外有关对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棉花黄萎病菌从生物基因、发病机理等方面都有大量记载,比如大丽轮枝菌致病性相关蛋白VdpdaA1的用途(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72676);鉴定大丽轮枝菌致病型的方法和试剂盒及含有的核酸和引物对(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871254);棉花的内生真菌CEF-193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791560),从棉花的内生真菌入手,通过分离、筛选、鉴定、温室的生物测定,获得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诱导免疫作用的菌株CEF-93(Acremonium alternatum),保藏编号为CGMCC No.8302,CEF-193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容易获得和培养,以利于工厂化生产和推广应用。尽管通过室内抑菌试验表明,对黄萎病控制效果好。但是,该专利公开提供的CEF-193为芳香顶孢霉真菌,本发明提供的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耐9%的NaCl;CEF-193的作用方式为诱导免疫,本发明提供的菌种作用方式为对病原菌的直接抑菌;同时CEF-193其仅测定了室内盆栽的防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2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与应用
- 下一篇:一株嗜热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