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显示部件及其显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34221.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2 | 分类号: | F24F11/52;F24F11/63;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显示 部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显示部件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设定用于指向不同风向的多个指示区,每个指示区包括多个指示灯,通过点亮的指示灯的数量多少表示风量大小;获取空调器当前设定的风向和风量;根据空调器的当前风向和风量周期性地点亮和熄灭指向当前风向的指示区中与当前风量大小相应数量的指示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随风向和风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动态显示方式显示空调器当前工作中的风向和风量,实现对空调器气流方向和强弱等状态的直观且准确地表现,使得用户能够对当前空调吹风方向和风量的状态一目了然,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显示部件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中的显示部件一般包括用于显示空调器吹风方向的上下吹风指示灯和左右吹风指示灯、用于表示风量的风量指示灯、用于显示空调器设定工作温度的温度显示屏、以及用于表示空调器当前功能设定的制冷指示灯、制暖指示灯及抽湿指示灯等。在空调器处于低风量的左右吹风工作时,现有空调器的显示部件中的风向指示灯和风量指示灯分别静态显示,不能准确地体现出风向与风量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而且用户不能直接根据风向指示灯和风量指示灯的显示知道空调器的气流吹出状态,对用户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风量显示和风向显示是分开显示的,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显示部件,材料利用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器显示部件及其显示控制方法,通过随风向和风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动态显示方式显示空调器当前工作中的风向和风量,实现对空调器气流方向和强弱等状态的直观且准确地表现,使得用户能够对当前空调吹风方向和风量的状态一目了然,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显示部件的显示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用于指向不同风向的多个指示区,每个指示区包括多个指示灯,通过点亮的指示灯的数量多少表示风量大小;
获取空调器当前设定的风向和风量;
根据空调器的当前风向和风量周期性地点亮和熄灭指向当前风向的指示区中与当前风量大小相应数量的指示灯。
通过指示区中的指示灯的显示即可实现空调器风向和风量的共同显示,也即,当空调器风向和风量确定时,即可通过点亮指向该风向的指示区中的指示灯,并根据风量的大小决定点亮的指示灯的个数,由此实现风向和风量的显示共用一显示区域,不需要分开显示,有利于节省能源和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周期性地点亮和熄灭指向当前风向的指示区中与当前风量大小相应数量的指示灯,实现了指示灯的动态显示,更直观地体现出气流吹出状态和气流的强弱,使得用户能够对当前风向和风量状态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提高用户体验。所以,本发明的空调器显示部件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随风向和风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动态显示方式显示空调器当前工作中的风向和风量,实现对空调器气流方向和强弱等状态的直观且准确地表现,使得用户能够对当前空调吹风方向和风量的状态一目了然,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只有当室内马达运行时,才根据空调器的当前风向和风量周期性地点亮和熄灭指向当前风向的指示区中与当前风量大小相应数量的指示灯;以及
当室内马达不运行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风向和风量保持点亮指向当前风向的指示区中与当前风量大小相应数量的指示灯。
通过上述进一步改进,实现指示灯在室内马达运行时动态显示,并实现指示灯在室内马达不运行时静态显示,由此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空调器室内马达运行状态,以便用户更方便操作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前风量越大,点亮的指示灯的个数越多;当前风量越小,点亮的指示灯的个数越少。此处通过指示灯的点亮个数越多风量越大进一步贴合用户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4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