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35697.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娟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设备 粉尘 过滤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热风烘干设备在物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热风湿气中有很多粉尘,热风湿气中的粉尘不经过滤处理排放到大气中污染大,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现在的过滤热风湿气中粉尘过程中的滤网都是静止不动的,湿的粉尘粘附在过滤器的滤网上,时间长了就造成滤网的网眼堵塞,影响热风湿气的过滤效果。过滤器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清理滤网上的粉尘,这时就必须停止过滤工作,来不断的更换清理滤网,造成人工及材料的浪费。
本人申报的专利一种干燥设备的湿气过滤处理装置,其由管壳,电机,支架,刮刷装置,卸料装置,滤网装置,轴承座,齿轮,出料口和传动轴组成。管壳的上面有进气口、出气口、卸料口;卸料口连接的是卸料装置。电机的电机轴延伸进入管壳的内部,刮刷装置安装在滤网装置的下面。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着滤网装置,另一端固定齿轮。电机的旋转电机轴上的蜗杆齿轮带动传动轴另一端的齿轮。干燥设备的湿气过滤处理装置的电机动能传输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制作难度大,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本人申报专利的干燥设备的湿气过滤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现提供的是一种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电机的直接带动滤网装置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持续不停进行过滤热风湿气中的粉尘,异型状滤网装置扩大了过滤时的热风湿气通过面积,优化了热风湿气的过滤效果;热风湿气过滤过程中粘附在滤网上的粉尘可以不停的被自动清理掉,不影响过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由管壳,电机,支架,刮刷装置,卸料装置,滤网装置,出料口组成。
所述的管壳是金属管;管壳的上面有进气口、排气口、卸料口。
所述的管壳的两侧有进气口、排气口;管壳的下面是卸料口。
所述的管壳下端的卸料口连接的是卸料装置。
所述的卸料装置一端固定连接的是卸料口,另一端连接的是出料口;卸料装置起到卸料过程中封闭空气泄露的作用。
所述的卸料装置是卸料阀门,或者是关风器,或者是闭风器。
所述的刮刷装置安装在滤网装置的下面。
1、刮刷装置贴合着滤网装置的滤网;刮刷装置可以将滤网上堆积的细颗粒物杂质刮刷下来,避免细颗粒物杂质粘附在滤网上,给滤网提供好的湿气通过能力。
2、刮刷装置是毛刷,或者是橡胶刮刀。
所述的滤网装置安装的位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
所述的滤网装置是由托盘和滤网组成的,滤网和托盘粘合为一个整体;滤网装置起到过滤湿气的作用。
1、托盘的制作材料是金属、或者是塑料。
2、滤网的制作材质是金属的,或者是合成纤维的。
所述的滤网装置的面状是凹型面状的,或者是平板面状的,或者是凸型面状的。
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装在管壳的排气口和滤网装置之间的管壳上。
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轴的另一端在管壳的弯头位置延伸进入管壳的内部。
1、支架支撑固定着电机轴。
2、电机轴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着滤网装置的托盘。
3、电机启动后,滤网装置在电机轴带动下旋转运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电机直接带动滤网装置旋转,将滤网装置滤网的静态粉尘过滤变为滤网的动态粉尘过滤,凹凸面型的滤网装置优化了热风湿气的过滤效果;刮刷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停的清理滤网装置滤网上的粉尘,这样工作时就不需要更换、清理滤网装置的滤网,减少人工及材料的浪费;过滤后的热风湿气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干燥设备的粉尘过滤处理装置由管壳(9),电机(8),支架(3),滤网装置(4),刮刷装置(5),卸料装置(6),出料口(7)组成。
所述的管壳(9)是金属管,管壳(9)的上面有进气口(10)、排气口(1)、卸料口(11)。
所述的管壳(9)的两侧有进气口(10)、排气口(1);管壳(9)的下面是卸料口(11)。
所述的管壳(9)下端的卸料口(11)连接的是卸料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娟,未经张海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5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