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3008.3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驼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毫米波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应用于毫米波家庭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毫米波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其中采用毫米波疗法能够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前列腺炎、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面神经炎、神经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关节炎、骨折、扭挫伤、肌纤维织炎、烫伤烧伤等多种疾病产生非常大的疗效,家用毫米波治疗仪因此产生,但是,由于发射天线的圆喇叭圆极化方案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现有的家用毫米波治疗仪的发射天线主要采用圆喇叭线极化的设计方案,而振荡腔的腔体是矩形腔体,这就造成从振荡腔腔体内产生的毫米波经圆喇叭线极化天线发出来后,毫米波的功率密度分散不均匀,身体治疗部位接触的毫米波也就不均匀,治疗效果也就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家用毫米波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包括:方喇叭线极化天线、法兰盘、绝缘屏盖、透镜、振荡腔、管座、耿氏管、穿心电容、耦合片、稳频腔、调配座、调配杆、后罩、通电接口,所述的方喇叭线极化天线的竖直投影为矩形,且方喇叭线极化天线竖直投影的长和宽的比例为2:1,所述的法兰盘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的上端,所述的绝缘屏盖通过螺丝安装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的下端,且绝缘屏盖将透镜压紧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的下端,所述的振荡腔通过螺丝安装在法兰盘上,所述的管座通过螺丝安装在振荡腔的左侧面上,所述的耿氏管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管座上,且耿氏管的顶端深入到振荡腔的腔体内,所述的穿心电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振荡腔的前端,且穿心电容放电端深入到振荡腔的腔体内,所述的穿心电容放电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耿氏管顶端相连接,所述的耦合片通过螺丝安装在振荡腔上,所述的稳频腔通过螺丝安装在耦合片上,所述的调配座通过螺丝安装在稳频腔上,所述的调配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进调配座内,且调配杆的下端深入到稳频腔内,所述的后罩焊接在天线的后端,且后罩将法兰盘、振荡腔、管座、耿氏管、穿心电容、耦合片、稳频腔、调配座、调配杆罩住,所述的通电接口固设在后罩上端,所述的通电接口通过导线与穿心电容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使用方便;
2、毫米波功率密度分散均匀;
3、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方喇叭线极化天线;2-法兰盘;3-绝缘屏盖;4-透镜;5-振荡腔;6-管座;7-耿氏管;8-穿心电容;9-耦合片;10-稳频腔;11-调配座;12-调配杆;13-后罩;14-通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毫米波治疗仪,包括: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法兰盘2、绝缘屏盖3、透镜4、振荡腔5、管座6、耿氏管7、穿心电容8、耦合片9、稳频腔10、调配座11、调配杆12、后罩13、通电接口14,所述的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的竖直投影为矩形,且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竖直投影的长和宽的比例为2:1,所述的法兰盘2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的上端,所述的绝缘屏盖3通过螺丝安装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的下端,且绝缘屏盖3将透镜4压紧在方喇叭线极化天线1的下端,所述的振荡腔5通过螺丝安装在法兰盘2上,所述的管座6通过螺丝安装在振荡腔5的左侧面上,所述的耿氏管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管座6上,且耿氏管7的顶端深入到振荡腔5的腔体内,所述的穿心电容8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振荡腔5的前端,且穿心电容8放电端深入到振荡腔5的腔体内,所述的穿心电容8放电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耿氏管7顶端相连接,所述的耦合片9通过螺丝安装在振荡腔5上,所述的稳频腔10通过螺丝安装在耦合片9上,所述的调配座11通过螺丝安装在稳频腔10上,所述的调配杆1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进调配座11内,且调配杆12的下端深入到稳频腔10内,所述的后罩13焊接在天线的后端,且后罩13将法兰盘2、振荡腔5、管座6、耿氏管7、穿心电容8、耦合片9、稳频腔10、调配座11、调配杆12罩住,所述的通电接口14固设在后罩13上端,所述的通电接口14通过导线与穿心电容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驼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驼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