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3048.8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华;岳山山;赵毅;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 | 分类号: | A61F5/4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膀胱 控制器 便携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膀胱造瘘技术,多数应用导尿管置入膀胱内,均需应用引流袋持续(或间断)引流尿液,导尿管长度较长,而且引流管及引流袋的装置又长又大,尿液流出需经过较长一段管路到达引流袋内,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另外患者需全天携带,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及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包括导管开孔、导管尖端、导管管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负压球囊,导管管体上部设有压力接口圆盘,所述压力接口圆盘的外边缘设有圆盘盖,所述压力接口圆盘内设有水囊压力接口、第一压力接口和第二压力接口,所述的水囊压力接口、第一压力接口和第二压力接口下部分别设有弹性接头,所述的负压球囊的一端设有堵头,另一端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接头。
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
所述导管管体的直径是1.6-2cm,长度是2-6cm。
所述弹性接头中部处于凹陷状,并且凹陷处直径小于接头的直径。
所述接头上设有接头帽。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实现了无外置引流袋、无需持续携带引流袋、可直接引流尿液的问题,解决了患者全天携带引流袋的麻烦,携带者只需在有尿意时引流尿液或定时排尿,减少了容易发生感染的环节,提升了患者的个人形象、提高了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膀胱造瘘控制器示意图;
图2是压力接口圆盘8的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集尿器示意图;
图中:1、水囊压力接口;2、第一压力接口;3、圆盘与腹壁接口;4、导管管体;5、第一通道;6、水囊通道;7、水囊;8、压力接口圆盘;9、第二压力接口;10、圆盘盖;11、第二通道;12、导管开孔;13、导管尖端;14、接头;15、软管;16、刻度线;17、负压球囊;18、堵头;19、弹性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述的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包括导管开孔12、导管尖端13、导管管体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11和负压球囊17,导管管体4上部设有压力接口圆盘8,所述压力接口圆盘8的外边缘设有圆盘盖10,所述压力接口圆盘8上表面设有水囊压力接口1、第一压力接口2和第二压力接口9,所述的水囊压力接口1、第一压力接口2和第二压力接口9下部分别设有弹性接头19,所述的负压球囊17的一端设有堵头18,另一端设有软管15,所述软管15的一端设有接头14。
所述第一通道5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11。
所述导管管体4的直径是1.6-2cm,长度是2-6cm。
所述弹性接头19中部处于凹陷状,并且凹陷处直径小于接头14的直径。
所述的负压球囊17透明并且可以折叠。
所述接头14上设有接头帽。
在安装的时候要确保圆盘盖10与压力接口圆盘8的连接处位于离腿部近的一侧,以确保在盖上圆盘盖10的时候不遮住患者的视线,方便操作,如果患者有尿意或者定时排尿时,打开圆盘盖10,再将负压球囊17打开,打开堵头18,将负压球囊17挤压成负压状态,再闭合堵头18,打开接头14的接头帽后,将接头14对接在第一压力接口2,并且插入到弹性接头19中,从第一通道5将尿液引流出来,或者将接头14对接在第二压力接口9从第二通道11将尿液引流出来通过软管15到达到负压球囊17,操作完毕观察尿液后通过堵头18倒出即可,最后盖上圆盘盖10保持清洁,此外,如若患者遇感染或出血时需要冲洗膀胱,由于第一通道5较第二通道11粗,冲洗时第二压力接口9为进水口,第一压力接口2为出口。
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用通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犬类腿部受伤用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