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渗透压的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3483.0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华;白慧娟;丁宁;付春;黄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渗透压 拆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渗透压的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经常需要拆解一些物体,一般采用打击、刀切、锯断等剧烈手段,但是对于一些无法采用剧烈外力来拆解的物体则无法应付,比如一些需要回收其中零部件的旧电器或者工艺品,此时则需要一些大而慢的外力来缓慢拆解。此外,一般的拆解工具都需要耗电来完成工作。
渗透现象指纯溶剂和溶液被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隔开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自发地向溶液转移,使溶液体积增大的现象。溶液体积增大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渗透压的拆解装置,能够利用渗透压来拆解一些无法承受剧烈外力的物体,拆解过程较平稳,且无需耗电,体现环保理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渗透压的拆解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定位拆解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U形的渗透管、横向设置在渗透管内的渗透膜和密封柱,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在密封柱顶部的立杆、设置在立杆顶端的横杆、设置在横杆上的第一齿条、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和底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齿条通过夹持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齿条的外侧和底座的外侧保持平齐;所述定位拆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下端的动分离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侧面的静分离板和升降台,升降台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柱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设置有滚动轮,滚动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渗透压来拆解一些无法承受剧烈外力的物体,拆解过程较平稳,且无需耗电,体现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渗透管 2、渗透膜 3、密封柱 4、立杆 5、横杆 6、第一齿条 7、第一齿轮 8、第二齿轮 9、第二齿条 10、底座 11、支撑架 12、夹持杆 13、动分离板 14、静分离板 15、升降台 16、橡胶垫 17、滚动轮 18、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定位拆解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U形的渗透管1、横向设置在渗透管1内的渗透膜2和密封柱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在密封柱3顶部的立杆4、设置在立杆4顶端的横杆5、设置在横杆5上的第一齿条6、与第一齿条6啮合的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与第二齿轮8啮合的第二齿条9和底座10,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均通过支撑架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第二齿条9通过夹持架12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第二齿条9的外侧和底座10的外侧保持平齐;所述定位拆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9下端的动分离板13、设置在所述底座10侧面的静分离板14和升降台15,升降台15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柱3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垫16。橡胶垫16使密封柱3的密封效果更好,使渗透压力传递给密封柱3的效率更高。
所述第一齿轮7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8的直径。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不仅改变施力方向,而且能够增大施力力度和降低施力速度,使拆解工作更加稳定。
所述底座10设置有滚动轮17,滚动轮17上设置有制动装置18。便于将第一齿轮7和第一齿条6对接并固定到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始时第二齿条9降到最低位置,动分离板13和静分离板14并在一起;然后将待拆解的物体放置到升降台15上,并调节升降台15的高度使动分离板13和静分离板14插入拆解点;之后将底座10向左移动,使第一齿轮7和第一齿条6对接后再通过制动装置18将滚动轮17锁死;最后向渗透管1左侧加入纯溶剂,向渗透管1右侧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由于渗透原理,纯溶剂会逐渐通过渗透膜2向溶液中渗透,使渗透膜2右侧溶液体积逐渐增大,进而推动密封柱3向上移动,随后依次带动第一齿条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和第二齿条9的运转,使动分离板13和静分离板14分开,最终将待分解物体缓慢地拆解开。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筒轴头压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夹扩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