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管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3877.6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9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盛伟;黄晓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龙源科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及给排水固液反应和固液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管填料。
背景技术
在化工,选矿及环保水处理固液分离领域,斜管沉淀是重要的工艺单元,目前通用的斜管材料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在净水和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硬质PVC材料和乙丙共聚材料,在高水温工况下耐老化性能差,维护更换频繁;在高固液比工况下滑泥不好,塌管堵塞时有发生;比如湿法选矿实施固液分离领域,至今大多用尾矿坝蓄液自然沉淀方式实施固液分离,无法使用高效的分离手段。针对此状况,有研究者发明了玻璃钢的斜管和不锈钢的斜管,均因价格较高影响了使用推广。前者因为工艺复杂,大批量生产难度大,使价格居高不下;后者因为材料价格昂贵,令使用者望而却步。两者能解决高温固液分离问题,但在诸如针对含油污废水,滑泥效果方面,无明显性能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斜管填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管填料,它包括至少一个斜管单元,该斜管单元包括多排斜管单体,斜管单体为正六边形管,且每个斜管单体都倾斜设置,斜管单体之间相配合层叠压制成一体,并通过切割出一个长方体结构进而形成一个斜管单元,该斜管单元的左右两端面呈梯形压瓦状,四周面呈蜂窝状;其中,所述斜管单体的表面喷涂烧制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上涂有防粘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管单体采用钢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耐高温层的烧制厚度为90μm至200μm,所述的耐高温层采用搪瓷或陶瓷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粘层的厚度为10μm至50μm,且采用特氟隆或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反应容器,如反应塔,沉淀池,矿石湿法精选池等的设备填料元件。比如,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矿浓缩处理等;其中斜管单体包括但不限于截面呈多边形的或半圆弧形,且一般斜管单体采用薄钢板材料制作, 也可以是铝板等贱金属材料,斜管单体的内外表面采用搪瓷、陶瓷、聚四氟乙稀和特氟隆等涂镀烧成,改变了斜管单体采用单一的钢板等贱金属材料制作的表面特性,使得斜管单体能够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工况下,具有耐高温,耐油污,耐酸硷腐蚀,滑泥效果好,比重高,刚性好,寿命长,性价比高的特点
另外,由于斜管单体的表面材料采用高温烧制的制作工艺, 这样就造就了斜管单体的表面光滑, 耐压强度高,易滑泥,耐腐蚀等性能,大幅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在实际运用时,倾斜设置的斜管单体能够使得积泥冲刷十分方便,而且这种斜管单元填料比重大于大多数液态工况, 由于自身不透光,也就减少了藻类的光合作用,抑制了藻类在水中的大量繁殖,拒藻类附着。
斜管单元成品易叠加放置,方便运输,也方便现场串接组装,在许多固液分离领域比其它材料的斜管有更多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耐高温层以及防粘层在实际运用时,提高了斜管单体的耐压耐温强度,并提高了表面的光滑度,方便清洗,而且斜管单元在进行的轧瓦、冲压切割成型、制片、静电喷涂和连续烧制的工艺均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使用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斜管填料,包括至少一个斜管单元1,斜管单元1包括多排斜管单体2,斜管单体为正六边形管,且斜管单体倾斜设置,斜管单体之间相配合层叠压制成一体,并通过切割出一个长方体结构进而形成一个斜管单元1,斜管单元1的左右两端面呈梯形压瓦状3,四周面呈蜂窝状4。
其中,斜管单体的表面喷涂烧制有耐高温层5,耐高温层5上涂有防粘层6。斜管单体采用钢制材料制成。耐高温层5的烧制厚度为90μm至200μm,所述的耐高温层5采用搪瓷或陶瓷制作。防粘层6的厚度为10μm至50μm,且采用特氟隆或聚四氟乙烯制成。斜管单元1还设有横向贯穿自身的锁紧螺栓7。锁紧螺栓7安装在烧制时使用的工艺孔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斜管单体2在倾斜叠合轧压成形后,进行的切割和喷涂烧制工艺都非常简单,易实现大批量自动化连续标准化生产。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龙源科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龙源科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活性炭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大吨位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