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6163.0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9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华;朱沛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华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A42B3/28;A4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17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施工安全帽。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施工必须佩带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砸伤,但目前的安全帽佩戴后容易引起不适,尤其是夏天高温作业的时候,安全帽妨碍了头部热量的散失,使头部温度过高,造成佩戴者中暑休克,尤其是建筑外高空作业,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另外目前的安全帽防护能力弱,即使佩戴,受到撞击后,撞击力也会传递到头部,使头部受创,而且没有预警能力,无法及时避开降临的危险,对施工安全的保障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风散热,具有预警功能和抗震效果优良的施工安全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施工安全帽,包括外层的防护帽和内层的支撑帽套,其中,所述防护帽上设置有两个进气风扇和两个出气口,形成散热循环系统,两个所述出气口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报警器,所述防护帽的四侧和顶部均设置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可预警头顶及四周的飞物;所述防护帽和支撑帽套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阻尼器,能阻止撞击力传递到头部,避免头部受伤。
据上所述的施工安全帽,其中,所述支撑帽套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用于所述减震阻尼器的安装固定,防止撞击力将减震阻尼器损坏或使其脱离,降低减震效果,使防护能力变差。
据上所述的施工安全帽,其中,所述支撑帽套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便于进气风扇的风能够从透气孔吹到头部,加快头部的散热,避免温度过高而中暑休克。
据上所述的施工安全帽,其中,所述支撑帽套采用聚碳酸酯制作而成。其特性是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蠕变也小,能有效抗击冲击。
据上所述的施工安全帽,其中,所述支撑帽套下侧设置有网状头套,所述网状头套的边沿与所述支撑帽套和防护帽的边沿固定连接。
据上所述的施工安全帽,其中,所述网状头套与所述支撑帽套间设置有海绵,受撞击时,撞击力主要集中在减震阻尼器和支撑帽套上,通过海绵增加缓冲效果,进一步降低撞击力传递至头部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减震阻尼器变形储存能量来使人的头部尽量受到较小的冲击力,实现了安全帽的可靠性;而且具有预警能力,降低事故率,通过进气风扇提高头部散热,防止高温中暑休克,佩戴舒适,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0-防护帽,11-进气风扇,12-出气口,13-报警器,14-超声波探头,15-减震阻尼器,16-支撑帽套,17-透气孔,18-网状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施工安全帽,包括外层的防护帽10和内层的支撑帽套16,其中,所述防护帽10上设置有两个进气风扇11和两个出气口12,形成散热循环系统,所述出气口12上设置有网罩,防止杂物进入防护帽10内,两个所述出气口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报警器13,所述防护帽10的四侧和顶部均设置有超声波探头14,所述超声波探头14与所述报警器13电连接,可预警头顶及四周的飞物,有飞物袭来时,报警器13会报警,提醒佩戴人员赶紧躲避;防护帽10与支撑帽套16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进气风扇11、超声波探头14及报警器13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防护帽10和支撑帽套16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阻尼器15,所述支撑帽套16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用于所述减震阻尼器15的安装固定,防止撞击力将减震阻尼器15损坏或使其脱离,降低减震效果,使防护能力变差,减震阻尼器15能阻止撞击力传递到头部,避免头部受伤。
所述支撑帽套16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7,便于进气风扇11的风能够从透气孔17吹到头部,加快头部的散热,避免温度过高而中暑休克。
所述支撑帽套16采用聚碳酸酯制作而成。其特性是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蠕变也小,能有效抗击冲击。
所述支撑帽套16下侧设置有网状头套,所述网状头套的边沿与所述支撑帽套16和防护帽10的边沿固定连接。
所述网状头套与所述支撑帽套16间设置有海绵,受撞击时,撞击力主要集中在减震阻尼器15和支撑帽套16上,通过海绵增加缓冲效果,进一步降低撞击力传递至头部的几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华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华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6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可机洗多功能拖鞋
- 下一篇:组合型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