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6361.7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周中一;刘岩;李建华;张勇波;叶炜;张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给 玻璃珠 石墨 基础 滑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属于建筑隔震减灾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数建筑在地震区,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或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能力较差。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省(直辖市、自治区)、417多个县(市、区)、4624个乡镇、46574个村庄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约44万km2,此次地震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原因是房屋倒塌。玉树7.1级地震,伤亡人数达灾区人口的10%左右,低、多层房屋建筑损毁严重。
隔震技术,概念简单、效果明显、性能稳定,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减震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5000隔震建筑所使用的隔震支座基本上是叠层钢板橡胶支座,但这种支座因其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施工工艺并不适用于经济、技术相对薄弱的广大村镇地区房屋建筑的隔震减震。因此研发经济适用,施工方便,适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隔震新技术,已成工程亟需。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及作法,其具有隔震、消能、限位三重功能,大震作用时玻璃珠-石墨隔震层可自补给,能够保证房屋在小震不坏,中震安全,大震不倒,且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可用于经济欠发达的村镇地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经济适用、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优点,可保证房屋小震不坏,中震安全,大震不倒的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以其有效解决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上下梁子系统、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控制子系统、玻璃珠-石墨滚动隔震层子系统、玻璃珠石墨隔震层自补给系统、限位钢筋控制子系统;
其中,基础上下梁子系统由基础上梁1、基础下梁2构成;
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控制子系统由玻璃珠3、石墨4、铅管5构成;
玻璃珠-石墨滚动隔震子系统由玻璃珠3、石墨4、塑料薄膜袋6、橡胶密封条7和水泥砂浆勾缝8构成;
限位钢筋控制子系统由钢筋9、PVC套管10、玻璃珠3、石墨4、细砂11和限位孔12构成;
玻璃珠石墨隔震层自补给系统由补给孔13,玻璃珠3,石墨4构成。
在素混凝土垫层上部制作基础下梁2,并在两侧对称预留限位孔12,钢筋9位于限位孔12中心处,一端锚固于基础下梁2内,另一端穿过限位孔12贯通基础上梁1,露出基础上梁1上表面一定长度,并在限位孔位于基础下梁的部分填充细砂11,形成限位钢筋控制子系统;在两个限位孔之间,预留放置铅管5的喇叭形凹槽14,待基础下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铅管5安装在喇叭形凹槽14内,并在铅管内填充玻璃珠3、石墨4的混合物,形成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控制子系统;待基础下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基础下梁表面铺设玻璃珠-石墨滚动隔震层,玻璃珠3和石墨4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在塑料薄膜袋6内并封口,将装有玻璃珠3、石墨4混合物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基础下梁2的表面,形成玻璃珠-石墨滚动隔震子系统;在玻璃珠-石墨滚动隔震层的上面浇筑基础上梁1,并在与基础下梁2对应处预留限位孔12,限位钢筋穿过该孔,露出基础上梁表面一定长度,在基础上梁限位孔12内填充玻璃珠3石墨4的混合物,可形成玻璃珠石墨隔震层补给系统;在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处预留喇叭形凹槽,使铅管穿入基础上梁一定深度;在基础上梁,两个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装置中间,预留补给孔13,在补给孔内装满玻璃珠3、石墨4的混合物,形成玻璃珠石墨隔震层自补给系统;待基础上梁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部砌筑墙体,形成带自补给式玻璃珠-石墨基础滑移隔震系统,该系统具有隔震、消能、限位三重功能,大震作用时玻璃珠-石墨隔震层可自补给,能够保证房屋在小震不坏,中震安全,大震不倒,且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可用于经济欠发达的村镇地区。
所述基础上下梁子系统由基础上梁1,基础下梁2构成,两者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在基础上下梁内预留限位孔12,玻璃珠石墨隔震层补给孔13,铅管-玻璃珠-石墨消能减震喇叭形凹槽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6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贴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工程机械
- 下一篇:一种安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