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430.6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小明;祝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00;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下泵。
背景技术
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一般为1至1.5m)而制成规格。液下泵工作部分沉没在液体内,因此轴封无液体飞溅现象;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支撑。液下泵的立式电动机以螺栓固紧电机座上,并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泵直接传动、泵体、泵架、出液管、传动管,以螺栓联接构成一体,固定在底板上,泵的整体通过底板安装在容器上,泵从底部进水,液面出水。
现有技术中,出液管和传动管采用无缝钢管,其管壁薄,耐腐蚀性差,另外出液管和传动管通过支架连接,整体性差,容易出现跳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下泵的结构,采用出液管与传动管的整体结构,具有耐腐蚀性强,且不容易出现跳动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下泵,包括电机1、泵轴2、出液管3与传动管4,电机1通过传动管4与泵壳5连接,电机轴与泵轴2连接,泵轴2末端安装叶轮6,其特征是出液管3与传动管4铸造一体,出液管3与传动管4设有铸造肋板7。
具体实施时,出液管3的出液端一体铸造有法兰引出管8。
本实用新型采用出液管与传动管铸造一体,从原来分体式的二根管变成“双胞管”,将出液管与传动管结合在一起,使液下泵更有整体性,不容易跳动,效率更高。另外,用本实用新型采用HT250材质铸造出来的,不但壁厚,耐腐蚀性能也强于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出液管与传动管铸造一体,耐腐蚀性能强,将出液管与传动管结合在一起,使液下泵更有整体性,钢性结构好,不容易跳动,运行稳定,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 2、泵轴 3、出液管 4、传动管 5、泵壳 6、叶轮 7、肋板 8、法兰引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液下泵,包括电机1、泵轴2、出液管3与传动管4,电机1通过传动管4与泵壳5连接,电机轴与泵轴2连接,泵轴2末端安装叶轮6,出液管3的出液端一体连接有法兰引出管8,出液管3、传动管4和法兰引出管8铸造一体,出液管3与传动管4设有铸造肋板7。
本实用新型采用出液管与传动管铸造一体,从原来分体式的二根管变成“双胞管”,将出液管3、传动管4和法兰引出管8结合在一起,使液下泵更有整体性,不容易跳动,效率更高。另外,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HT250材质铸造出来的,不但壁厚,耐腐蚀性能也强于无缝钢管。零部件采用HT250及316L材质,抗腐蚀能力强,用于输送浓硫酸能强腐蚀性流体。采用双胞管代替普通双管液下泵结构,钢性结构好,耐腐蚀能力更强,运行更稳定,效率比普通液下泵高3%以上。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